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淞滬會戰 百歲老兵回憶浴血搏殺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歷史趣聞 來源: 記憶方法網

1937年的8月至11月,上海市東北。

刺刀閃亮,炮聲震天,坦克橫行,戰機轟鳴……長江口上,成群的日軍戰艦把源源不斷的生力軍投入到這塊彈丸之地,也將成噸的炮彈傾瀉到中國守軍的陣地上,大地彌漫著硝煙與血腥……

在民族尊嚴與國家主權生死存亡的關口,中國軍隊奮勇拼死一戰,再無意后退。在淞滬這個彈丸之地上,中日兩國上百萬軍隊鏖戰三個多月,讓那個夏秋之際的淞滬大地被鮮血覆蓋,無數年輕的生命在這里瞬間消失……

鐵血誓言 為國死戰

孫永清他們的部隊進入淞滬戰場,已是這場會戰開始一個多月之后的1937年9月,那年,孫永清整整20歲。之前,他們所在的部隊102師駐扎在徐州九里山。

2018年6月,河南平頂山市夕陽紅養老院中,時年整整100歲的孫永清依然精神矍鑠,談及80年前的那場鐵血抗戰,老人布滿滄桑的臉頰上頓顯出軍人曾經的堅毅與豪情,依然能讓人感受到當年慘烈抗戰落下的深刻烙印。

部隊在徐州九里山接到趕赴上海參戰的命令后,102師師長柏輝章曾做戰前訓話:"弟兄們,你們是保家衛國的戰士!你們手中握的是槍,不是燒火棍。鬼子打你,你也打他。你不殺他們,將來他們占領了全中國,依然會殺了我們。你們戰死沙場,后人會給你們修烈士墓,千古留名。如果你們貪生怕死,做逃兵,在后方被鬼子炸死就一文不值了。"

因為過往的經歷,大會結束,有些不放心的304團3營8連連長顧維漢來找孫永清。孫永清見連長來找他,立即明白了,不等連長開口,搶先開了腔:"連長請你放心,師長講的道理我全明白,國家民族大義,我分得清。"

孫永清一言九鼎,一直堅持到抗戰勝利?箲鹌陂g的22次大型會戰,他參加了8次。淞滬會戰后,他又參加了南京保衛戰、徐州會戰、德安大戰(武漢保衛戰)、南昌反攻戰和長沙保衛戰等等……

在江蘇碭山的那場血戰,他們團彈盡援絕,被圍在一個土圍子里,看著日軍沖過來,用云梯上墻,他們只能用刺刀戳,把日軍趕下了圍墻。血戰突圍后,團長戰死,一團人只存活下二三百人。太多的生死考驗、九死一生中,孫永清從未有過退縮。

堅守蘇州河 沉著應戰

1937年9月,孫永清所在的部隊乘火車趕往戰火彌漫的上海。部隊從浦口過長江,火車直接開到有兩個鐵軌的大型輪渡上過江。一路之上,陰雨連綿。孫永清印象中,這之后的近兩個月里,大多是這樣的天氣,很少見到太陽。

在寶山,他們首次投入戰斗,與友軍一道和日軍浴血搏殺。白天,日軍憑借飛機、大炮的優勢猖狂進攻。入夜,中國軍隊采用主動出擊偷襲的方式以牙還牙。你來我往中,日軍的進攻速度被遲滯。

10月24日,日軍集中重兵多路進攻,南翔周圍的陳家宅、梅園宅先后被日軍攻下。26日,日軍攻占大場。攻占大場的日軍向南挺進,蘇州河成了中國守軍最后的防線。第二天一大早,日軍反復轟炸蘇州河南岸中國軍隊陣地,炮彈掀起的塵土遮天蔽日,密集的彈雨炸塌了工事,陣地上到處是殘肢斷臂,戰壕里積起血水。炮擊后日軍強渡蘇州河,幸存的中國守軍從泥土里爬出來沉著應戰,他們待日軍靠近后槍彈齊發,打退了日軍一次次進攻。下午100多名日軍沖上南岸,向孫永清所在陣地發起進攻。

蘇州河邊一場慘烈的白刃戰隨之爆發。

100多名日軍的尸體擺滿了岸邊,中間夾雜著數目相當的中國士兵遺體,鮮血流入蘇州河,南岸鑲上了一條紅邊。西斜的夕陽將蘇州河畔染成一片暗紅。

后退、相持、反擊……反復拉鋸。

回望硝煙彌漫的戰場,孫永清手持刺刀閃亮的鋼槍沉默不語,心中暗立誓言:"等著吧!只要能活著,將來一定要打回來。"

血戰拼殺 身落殘疾

也因為這次慘烈的淞滬會戰,在戰壕的雨水中浸泡時間太長,孫永清落下殘疾。直至抗戰勝利離開部隊回了河南老家時他才發現,父母已過世,妻子以為他戰死已改嫁他人。那年孫永清不到30歲,相貌堂堂,為人正派,有一身蠻力,干活是把好手,但因身有殘疾,終身未再成家。

孫永清一直默默生活在河南鄉下,在漫長的歲月長河里過著屬于自己的日子,沒有浮躁,沒有私欲,猶如靜靜的湖水。

2019年3月,河南志愿者見到孫永清。在志愿者的幫助下,現在孫老住進了敬老院。

本版文/本報記者 奚宇鳴

(感謝關愛老兵志愿者薛剛、王樂等提供相關資料)

內存

抗戰時期最慘烈的戰役

淞滬會戰(又稱八一三戰役)開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盧溝橋事變后,蔣介石為了把日軍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導改變為由東向西、以利于長期作戰而在上海采取主動反擊的戰役。中日雙方共有約100萬軍隊投入戰斗,重要的戰斗不下數百次,在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全國從中央到地方各派軍事力量廣泛動員參戰,萬眾一心奔赴淞滬前線,參戰部隊種類之多、人數之眾、斗志之高昂在中國對外反侵略戰爭史上實屬空前。日本經過數次大規模增兵,在上海的兵力已經超過華北,上海成為日軍侵華戰爭的主戰方向。日軍投入8個師團和2個旅團20萬余人,宣布死傷4萬余人;中國軍隊投入最精銳的中央教導總隊及八十七師、八十八師等148個師和62個旅80余萬人,自己統計死傷30萬人。

淞滬會戰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個中日戰爭中規模最大、戰斗最慘烈的一場戰役,同時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第一次大規模戰役。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308992.html

相關閱讀:重溫血漿經濟和艾滋病的混亂時代
王熙鳳操辦的兩場葬禮 竟是她人生的高點與末路
選人用人須經得住倒查
大漢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國叫囂
三十五個真實的中國歷史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