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大奸臣趙高是小人也是個雄才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歷史趣聞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兩千兩百多年前的秦相趙高,既是“沙丘政變”中扶胡亥上位的亂臣賊子,又是“指鹿為馬”中顛倒黑白、權傾朝野的奸相。他有著讓人唾棄的一生:溜須拍馬、鏟除忠良、陷害李斯、殺害二世。在很多人的心中,趙高無疑有著“大奸大惡”、“為非作歹”的負面形象。然而,在翻閱解讀史書后,才會客觀地發現,趙高雖然是個小人,卻也是一個讓人敬佩的雄才。
  
  趙高的“趙”姓來源于趙國王族的姓氏,他的父系是趙國王族的遠親。在戰國時代,由于合縱連橫政策的需要,各國之間結盟締約,并以王室的公子交換作為人質。趙高的祖上便是趙王眾多子女中不被寵愛的一位,于是被打發到秦都咸陽做了一名趙國無寵、秦國無援的可悲人質。在秦、趙兩國互毀盟約后,他的祖上已不可能被送回趙國,只能滯留秦國,在窮困潦倒中了此一生,他的子孫后代們因而也散落在咸陽市井的邊邊角角,成為普通的秦人。
  
  趙高的父親是一位低級的文法官吏,精通律法和書法,在注重世業的秦國,子承父業是當時的國策。由于父親職業的影響,趙高從小就熟讀律法,并寫得一手好字。成年后的趙高長得高大強壯,騎術車技也很精湛,武藝更是非同尋常。這樣一個文武雙全的年輕人很快進入到秦始皇的視野中。始皇帝提拔他做了中車府令,掌管自己的車輿,并讓他利用律法知識教小兒子胡亥斷案。此后趙高一發不可收拾,在仕途上越走越順,從嬴政時代的中車府令一直做到胡亥時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
  
  正因為趙高扎實的律法基礎,所以在始皇帝駕崩之后,他才能利用己之所長助胡亥篡位成功,將“沙丘政變”做得天衣無縫,英明的扶蘇也只能在無奈中揮劍自裁。至于趙高的書法,更是登峰造極。秦滅六國后,以小篆作為標準來統一天下的文字。在全國規范字帖中,《爰歷》六章即是趙高所作。用今天的話來說,趙高是當時著名的法學大家和書法大家。
  
  司馬遷的《史記李斯列傳》中提到趙高是“宦”,且有“宦籍”,這成為趙高是“宦官閹黨”的直接佐證。但是東漢之前的史書都沒有記載過趙高是太監的文字,而且趙高是有兒有女的人,他的女兒就嫁給了咸陽令閻樂。對于司馬遷“宦”字的解釋,《張家山漢墓竹簡》有詳細的說明:“宦”,是在宮中內廷任職的意思。“宦人”,是任職于宮內之人,相當于王或者皇帝的親近侍衛之臣。“宦籍”,則是用來登錄出入宮門者的登記冊。由此可見,趙高是皇帝的近臣,而從來沒有做過太監。
  
  民間傳說中也有很多關于趙高的正面故事。大體上是說秦國在統一六國的戰爭中,大將白起帶兵攻打趙國,趙高的父親帶著趙高的四個哥哥離開咸陽加入了趙軍。在長平之戰中趙軍大敗,白起將40萬趙軍全部活埋,其中就包括了這父子五人。趙高從此成了沒爹的孩子,家里只剩下母親和弟弟趙成,三人相依為命。在苦難的生活中,趙高的母親生了病,非但無錢看病,還得拖著病怏怏的身體干粗活掙錢。不久母親就離世了,趙高抱著弟弟哭著發誓,一定要顛覆秦國,為自己的親人和千千萬萬的趙國人報仇。
  
  帶著仇恨的趙高入宮后很快得到始皇帝的青睞,在助二世胡亥得到皇位后更是權傾朝野,但是他一直未忘自己報仇的使命。終于在秦二世三年,助劉邦、項羽結果了二世的性命,并直接導致了亂世中的秦王朝轟然覆滅。民間傳說雖然不可信,但是至少說明趙高在很多世人的眼中不僅不是個小人,還是趙國瀝膽披肝的忠臣。
  
  歷史的車輪不斷前行,后世很多學者、大家也給了趙高極高的評價。
  
  明末清初著名詩人、學者屈大均寫詩贊美趙高:可憐百萬死秦孤,只有趙高能雪恥。趙高生長趙王家,淚灑長平作血死。報趙盡傾秦縣郡,報韓只得博浪沙。
  
  清代史學家趙翼在自己所著的《陔余叢考》中指出趙高本是趙國的公子,因痛惜自己的國家被秦國所滅,不惜殘害自己的身體入秦宮,引發秦朝內部一系列的斗爭,殺盡秦宗室,滅絕秦王朝。
  
  清代著名文學家呂星垣也有詩贊趙高:趙高趙國諸王孫,求為秦賊肢體殘。趙高名在列仙傳,何得仙家濫其選。索引戔言頗辯冤,鹿馬計勝長平戰。日中白虹匿無跡,王孫本是邯鄲客。頗死牧廢無英雄,山河西吞惜無策。顛覆咸陽志已酬,組糸子嬰維爾力。
  
  就連異族遼天祚帝耶律延禧文妃蕭瑟瑟也作過一首《詠趙高》的詩:當年舉世欲誅秦,哪計為名與殺身。先去扶蘇后胡亥,趙高功冠漢諸臣。大賈滅嬴憑女子,奇謀興漢詎蕭曹。留侯椎鐵荊卿匕,不及秦宮一趙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47570.html

相關閱讀:重溫血漿經濟和艾滋病的混亂時代
大漢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國叫囂
三十五個真實的中國歷史
王熙鳳操辦的兩場葬禮 竟是她人生的高點與末路
選人用人須經得住倒查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