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共和國“神炮”趙章成軼事:將辣椒粉裝入炮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歷史趣聞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趙章成,曾為國民黨西北軍普通迫擊炮手,在寧都起義后成為一名光榮的紅軍戰士。作為紅軍一員,他迅速成長為我軍優秀的炮兵指揮員,先后任炮兵連連長、營長,炮兵旅旅長、師長,炮兵第三基地司令員、解放軍炮兵第二司令員等職,被劉伯承元帥稱為八路軍的“神炮”。

紅軍長征中突破烏江天險時,趙章成將軍之“神炮”當立首功。當時,首批一營官兵乘三竹筏神速抵達對岸,并占領敵高地。由于敵預備隊進攻凌厲,一營被逼至江邊。我第二批渡江官兵尚在中流。時任炮兵連連長的趙章成迅速架起一門“八二”迫擊炮,無瞄準鏡。約片刻,忽見對岸一道光亮閃過,“轟”得一聲巨響,炮彈于敵群后爆炸。炮兵連指導員王東保急提醒曰:“老趙,炮彈不多啊!”趙對曰:“這是試彈,重頭在后頭!”少頃,又見火光一閃,“哐!”炮彈于敵群正中爆炸。接著,第二發、第三發連續發射,均中敵陣。指揮渡江的楊成武見此大呼:“打得好,我要建議軍團首長給你們立功!”

大渡河是紅軍長征中又一個天然屏障,兩岸高山峻嶺,地勢險要。敵人1個多營在安順場對岸,企圖憑依有利地形,阻止紅軍過河。趙章成率一軍團炮兵營一連,奉命掩護紅一團搶渡大渡河。趙章成親自操炮,迅速、準確地打垮了敵人七八個地堡,又以猛烈炮火掩護十八勇士強渡登陸。十八勇士上岸時因受敵機槍火力壓制,只能匍匐灘頭,無法展開進攻。楊得志急令趙章成開炮支援。其時,趙章成僅剩三發炮彈。迫擊炮無炮架亦無瞄準鏡,不可能試射,更不允許浪費。趙章成左手托起沒有炮架的炮身,全憑自己的眼力和手感,連發三發炮彈,一舉摧毀了敵三個機槍火力點。十八勇士乘機奪占工事,而敵軍因懼怕炮擊逃之夭夭。隨后,楊得志率增援部隊渡河,一舉攻占安順場。

2 of 6百團大戰第二階段,八路軍三八五旅奉命攻取管頭據點。時任炮兵指揮部主任的趙章成奉命率迫擊炮連參加戰斗,指揮迫擊炮齊擊,全部命中目標,卻未能毀之。敵龜縮堡壘,我久攻不克。趙章成連夜動手改裝武器,將辣椒粉裝進迫擊炮彈,制成20發“辣椒炮彈”。次日,“辣椒炮彈”飛向敵陣,爆炸后,黑煙滾滾,刺鼻辣味嗆得敵人難以忍受,連滾帶爬紛紛棄堡出逃。我攻擊部隊抓住有利時機迅速發起沖鋒,將暴露之敵一舉殲滅,終克管頭據點。

抗日戰爭中某役,一二九師與日軍鏖戰。某部繳獲三門迫擊炮和一批炮彈,而該部中竟然無一人能操炮。劉伯承、鄧小平急調趙章成快馬趕至戰斗現場,并且專門選六名戰士供其指揮。炮擊開始,趙章成將軍一人操三門炮,每炮配兩名士兵聽其口令送炮彈、改裝不同藥包。三門炮幾乎同時進行不間斷的射擊,連續發射240發炮彈,炮聲隆隆,大發神威。

1942年5月,趙章成受劉伯承、鄧小平委托,于一二九師全師范圍內抽調20余名迫擊炮手,組成迫擊炮平射擊和特種射擊研究班。經三個月研究試驗,試制成功迫擊炮平射的拉發裝置,試驗發射一舉成功。 1943年11月,中央軍委電令一二九師:“聞悉你師研究成功迫擊炮平射裝置,甚好。請將迫擊炮平射裝置的構造與使用方法,速派干部帶樣來延安教授。”此后,迫擊炮平射平打,于全軍推廣,成為解放軍克敵制勝之重要戰法。

新中國成立后某日,炮兵某部舉行比武演習。時任炮兵第二司令員的趙章成將軍端坐閱兵臺觀摩。其時因場地泥濘,“八二”迫擊炮組射擊時底盤固定不穩,連發數彈而未中靶。趙章成將軍怒而起,跳下主席臺,直奔發射陣地,推開炮手,脫解放鞋墊于泥中作底盤,將炮尾支其上,一手穩住炮身,一手取彈發射,首發即摧毀目標,全場霎時掌聲雷動。

3 of 61964年6月,在北京舉行“大比武”表演中,某師兩個班12人匯報“八二”迫擊炮簡便射擊:第一門炮無炮盤, 第二門炮無射手,第三門炮無瞄準具。射擊時3門炮全部命中目標。射擊間,總參謀長羅瑞卿向毛澤東主席介紹:“這是迫擊炮簡便射擊。戰斗中,若炮盤手掉隊、射手負傷,或者瞄準具被打壞,單個炮手仍能用此法射擊。”毛澤東臉露微笑。射擊畢,羅總長繼續對主席說:“這是當年趙章成發明的。”毛澤東邊拍手邊說:“好啊,好啊!”

1969年11月,趙章成將軍因心臟病突發而病逝。將軍骨灰入奠八寶山革命公墓,靈前祭奠物為兩座精制的迫擊炮模型。

相關閱讀:解密:一生征戰曾四次救下“李云龍”的老紅軍

導讀:今年,湖南省軍區東湖干休所有兩樁喜事,健在的3名老紅軍中,有兩名迎來了百歲壽誕。6月,老紅軍韓先良的百歲壽宴在長沙舉辦,總政治部主任張陽專程發來賀信,他成為東湖干休所創所至今第一位百歲老紅軍。另一位老紅軍陳云忠,也將在本月下旬舉辦百歲壽宴。兩位老紅軍,都參加了舉世聞名的長征,在無數次戰役中經歷九死一生,并取得輝煌戰果。韓先良擔任過電視劇《亮劍》的主人公李云龍原型之一、一代戰將王近山的警衛員,曾4次救下王近山;在飛奪瀘定橋經典一役中,陳云忠作為先期偵察兵,貢獻卓著。他們是國家的寶貝,是人民的寶貝,“人物”版將陸續推出兩位百歲老紅軍的特稿,讓我們共同舉杯,敬祝老紅軍們身體健康、福壽綿長。

一生征戰救過28個人的命,曾4次救下“李云龍”

韓先良,生于1914年,湖北省禮山(今大悟)縣人,用中國人的虛歲數法,已至期頤之年,100歲了。韓老戎馬一生,身經百戰,消滅敵人不計其數,也曾救過28個戰友的命。“都是一起出生入死的戰友,在戰場上只要碰到戰友受傷了,那根本顧不得個人安危,心里只想著一定要把戰友救出來。有的戰友連名字我都不知道。”老人的思緒早已飄向那戰火紛飛的年代,而記憶中最大的亮色,當是他與一代戰將王近山的傳奇經歷。電視劇《亮劍》讓李云龍這個名字家喻戶曉,而李云龍的原型之一就是王近山。從1933年起,作為王近山的警衛員,韓老與“李云龍”朝夕相處5年之久。“我4次救過王近山的命。”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1935年3月,紅四方面軍西渡嘉陵江后,令紅四軍、紅三十軍等向梓潼與江油展開猛烈進攻,這一攻勢直接威脅成都,國民黨28軍軍長鄧錫侯率18個團增援。由于槍少人少,有一次,敵人突破了我軍防線,當時,我軍其他部隊都已撤離,唯獨王近山死活不肯走,竟坐在陣地上哭了起來。“說出來可能好多人不相信,王近山這個人啊,打起仗來不要命,可一旦打了敗仗,他就會賴在陣地上不走,甚至有時候還要哭鼻子。”回憶起當年的老首長,韓老冷不丁地曝出這個鮮為人知的細節。當時敵軍的合圍已迫在眉睫,韓先良也顧不得那么多了,與司號長一道,抓起王近山飛也似地沖了出來。雖然大家成功突圍,但韓先良的腰卻中彈了。1935年8月17日,紅軍從毛兒蓋開始越過草地。過草地前必須準備足夠的干糧,這時,卻有戰士把韓先良他們的干糧拿走了。大家實在沒有辦法,就把韓先良騎的牲口殺了,煮肉當干糧給王近山吃,由于煮得半生不熟,大家把嘴巴都吃腫了。

“還有兩次都是陪著王近山去前線陣地觀察敵情,卻遭遇到了敵人的襲擊。”韓先良拿著****一邊開火一邊掩護,王近山終于平安撤離。“有一次我的腿上挨了一槍,要不是跑得快,差點當了俘虜。”“王近山也兩次救過我的命。”有一次韓先良受傷了,王近山把自己騎的騾子讓給他騎,而他騎韓的馬,騾子有勁,走山路比較穩當,不會把傷口顛破。還有一次,韓先良的腿被子彈打傷了,走不了路,王近山就叫人用擔架抬著他行軍半個月。“要不是他的決定,我可能也會像大多數傷病員那樣,按規定寄養在老百姓家里,以后能不能趕上隊伍,會是什么樣的命運,就很難說了。”回想與王近山那過命的交情,韓老唏噓不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05745.html

相關閱讀:選人用人須經得住倒查
三十五個真實的中國歷史
大漢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國叫囂
王熙鳳操辦的兩場葬禮 竟是她人生的高點與末路
重溫血漿經濟和艾滋病的混亂時代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