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現實的圣誕老人,有傳說是奧丁神的后裔,也有說是小亞細亞每拉城的主教圣尼古拉,還有說是一位名叫尼古拉斯的樂善好施的老人。隨著世事的變遷,無論哪一種說法,在作家和藝術家的筆下,圣誕老人都被描述成我們今日熟悉的身穿紅袍、頭戴紅帽的白胡子老頭形象。
12月25日,是基督教世界最大的節日??圣誕節。在歐美許多國家里,人們非常重視這個節日,并把前一天的晚上稱為“平安夜”,其慶;顒拥臒狒[與隆重大大超過了新年,成為一個全民的節日。
圣誕節當然少不了圣誕老人,但《圣經》中卻沒有提起這個“一號人物”。那么,他到底是如何成為圣誕主角的呢?
圣誕老人的傳說在數千年前的斯堪地納維亞半島即出現,是北歐神話中的奧丁神。寒冬時節,奧丁神騎上他那八腳馬坐騎馳騁于天涯海角,懲惡揚善,分發禮物。而現實的圣誕老人,有傳說是奧丁神的后裔,也有說是小亞細亞每拉城的主教圣尼古拉,還有說是一位名叫尼古拉斯的樂善好施的老人。隨著世事的變遷,無論哪一種說法,在作家和藝術家的筆下,圣誕老人都被描述成我們今日熟悉的身穿紅袍、頭戴紅帽的白胡子老頭形象。每當圣誕節來臨,這位可愛的白胡子老頭都帶著手持圣誕樹的圣童,駕著鹿拉的雪橇降臨人間,把圣誕禮物裝在襪子里掛在孩子們的床頭上或火爐前。
關于圣誕老人的故事,在歐洲民間流傳很多。其中最廣泛也是最動人的傳說是說在公元3世紀,也就是圣誕節剛剛形成的時候,一位有無窮無盡的財富、且又樂善好施的老人,每到冬天都乘坐鹿拉雪橇漫游各地,遇到窮困人家,總要慷慨地伸出援助之手,幫助人家渡過難關。有一次,正值圣誕前夕,他走過一座城市,聽說有戶窮人家的女兒要出嫁,但因為沒有嫁妝和漂亮衣服,新娘為此愁容滿面。老人同情這位姑娘,便在夜深人靜時,悄悄從姑娘的窗戶投進一袋金幣,作為自己的賀禮。由于夜晚天黑,又投之匆匆,這袋金幣正好落在姑娘掛在壁爐旁的長筒襪里。姑娘第二天起床穿襪時發現金幣,頗覺蹊蹺,又喜出望外。在老人的幫助下,姑娘體體面面、熱熱鬧鬧地出嫁了。
老人不僅經常給窮人送金幣,還樂于在圣誕夜給孩子們送糖果、玩具之類的禮物。不過,他的禮物并不公開地送,每每在夜深人靜時,把禮物從煙囪投入,這樣孩子們總能在圣誕節的清早得到一個意外的驚喜。時間一長,人們便發現這些禮物是一位慈眉善目,滿臉銀髯,身穿鑲著白絨的紅袍,頭戴白邊紅帽,手持拐杖,乘坐雪橇的老人送的。于是,人們便稱這位名叫尼古拉斯的老人為圣誕老人。當然,圣誕老人不只是給孩子們送來禮物,對于調皮搗蛋不聽勸告的孩子他不僅不給你禮物,反而會揚起拐杖在你的屁股上來兩下。
后來,人們為了給孩子們一個美好的夢想和向往,就習慣于在圣誕節前打掃通向壁爐的煙囪,并告訴孩子在睡覺前將長筒襪掛在壁爐旁,以迎接圣誕老人的禮物。同時對于調皮的孩子,大人們總會以“你想要圣誕老人禮物還是想要圣誕老人打屁股”來規勸。于是,聽話的或不聽話的小孩都會帶著熱切的期盼乖乖地進入夢鄉,第二天醒來,當他們發現長筒襪里裝滿了盼望已久的圣誕禮物時,還以為真是圣誕老人的恩賜。
對圣誕老人的各種傳說,人們一直都津津樂道,F如今,圣誕老人已成為圣誕節的一個標志性角色,圣誕節如果沒有這個角色那絕對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圣誕樹可有可無,圣誕大餐可以不吃,但作為圣誕節的一個重要的文化符號,沒有圣誕老人,圣誕節就沒有了生氣、沒有了樂趣,人們過節的好心情也將因此大打折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317964.html
相關閱讀:歷史上的古代人為何不會“走”呢?
傣族文學 傣族的民間文學是如何民展起來的
佤族飲食 佤族人在節日或接待客人時吃啥
京族人春節怎么過的?京族人的春節有什么活動
瑤族長鼓舞是怎樣的舞蹈?瑤族長鼓舞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