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鐵帽子王”什么意思?清代腐朽墮落利益集團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歷史解密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新聞發布會3月2日15:00在人民大會堂一樓新聞發布廳召開,大會新聞發言人呂新華向中外媒體介紹本次大會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呂新華表示"反腐沒有不受查處的"鐵帽子王",什么樣的老虎都是藏不住的。"鐵帽子王又是怎樣一種特殊的歷史現象呢?

  “鐵帽子王”是清代一種封爵制度 其后世不乏被奪爵的歷史記載

  所謂“鐵帽子王”, 是指世襲罔替的王爵,它源于清代的封爵制度。鐵帽子王和其他親王相比,享有的特權一是“世襲罔替”, 隔代不降爵;二是俸祿優厚 ,歲俸銀1萬兩,祿米1萬斛;三是賜予世襲罔替王府,又叫鐵帽子王府。清代,共有12位承襲爵位無需降等的“鐵帽子王”,其中八位是在清朝開國之初立下戰功的皇親宗室:即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豫親王多鐸、肅親王豪格、莊親王碩塞、克勤郡王岳托、順承郡王勒克德渾,因為他們功勛卓絕,所以獲得世襲罔替的永久封爵,同時還享有配享太廟的殊榮。另外四位屬于恩封,他們是清代中后期在穩固江山中立功而受封的,即怡親王允祥、恭親王奕?、醇親王奕?、慶親王奕?。

  清王朝分封皇室爵位共有功封、恩封、襲封和考封四種形式十二等爵,其中輔國將軍以上還分世襲罔替和世襲遞降兩類。一般情況下,因為功封王爵者多屬世襲罔替,也就是俗話說的“鐵帽子王”。因為恩封爵位者則多屬世襲遞降,但在遞降到輔國將軍這一爵位時便不再遞降。獲得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等爵位的宗室并不能世襲,每世遞降一等。無爵位的宗室叫“間散宗室”,用四品頂戴。惟有12大“鐵帽子王”因為其祖先功勛卓著,被賜世襲不降封典。如果某“鐵帽子王”獲罪奪爵,以其旁支襲爵,但其后世也不乏被奪爵的歷史記載!

  首位禮親王為努爾哈赤次子代善

  代善是清太祖努爾哈赤次子,為清初“四大貝勒”之一,他隨清太祖征戰四方作戰英勇,被稱為“古英巴魯圖”。清太祖死后,代善與其子岳托擁皇太極即位,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年)晉封和碩禮親王;侍珮O死后,代善又與睿親王多爾袞主持立福臨為帝。代善于順治五年病逝,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廟。禮親王世爵共傳10世,12人襲爵,2人被奪爵。

  首位鄭親王為努爾哈赤的侄子濟爾哈朗

  濟爾哈朗是清太祖的侄子(努爾哈赤之弟舒爾哈齊六子),也是唯一非帝王直系子孫。順治初年與多爾袞同為攝政王,順治十二年去世,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廟。鄭親王世爵共傳10世,17王。其中5人被奪爵。

  首位睿親王為努爾哈赤14子多爾袞

  多爾袞因作戰智勇雙全,賜號“墨爾根代青”(聰明的統帥),崇德元年封為睿親王。皇太極死后,與禮親王代善共立太宗之子福臨即位,被順治稱為“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順治七年出獵時死于喀剌城(今河北省盧龍縣),年僅39歲。乾隆四十三年追謚其為睿忠親王,配享太廟。睿親王世爵共傳11世,除去追封的,共8王。

  首位豫親王為努爾哈赤15子多鐸

  多鐸是睿親王多爾袞同胞幼弟,崇德元年封豫親王。清軍入關后,他率領軍隊攻克南京,南明弘光帝出降。順治六年因天花病逝,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廟。豫親王世爵共傳9世,13王,其中2人被奪爵。

  首位肅親王為皇太極長子豪格

  豪格因功于崇德元年封肅親王,后因皇太極死后的皇位之爭與多爾袞不和,順治元年被奪爵,順治五年被拘禁死于獄中。順治八年世祖親政,為長兄昭雪,恢復原封謚肅武親王。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廟。肅親王世爵共傳9世,10王。

  首位莊親王為皇太極第5子碩塞

  碩塞是皇太極第五子,曾與多鐸共同在河南攻擊李自成,又隨軍攻破南京,俘虜明弘光皇帝朱由崧。順治十一年碩塞死,其子襲爵改號莊親王。莊親王一支共傳8世,11王,其中2人被奪爵。

  首位克勤郡王為代善長子岳托

  岳托是禮親王代善的長子,自幼隨父祖征戰,太宗崇德元年封為成親王,但性格狂妄傲慢,兩度被降為貝子,太宗兩次免其死罪。崇德三年,岳托病逝軍中。詔封克勤郡王,乾隆四十三年詔享太廟?饲诳ね跏谰艄矀13世,17王,其中3人被奪爵。

  首位順承郡王為代善之孫勒克德渾

  勒克德渾的父親為代善第三子薩哈?,薩哈?兼通滿、漢、蒙古三種文字,屢建戰功,崇德年間病死,追封穎親王,勒克德渾是其第三子。順治五年封順承郡王,順治九年去世。順承郡王世爵共傳10世,15王,其中3人被奪爵。

  首位怡親王為康熙皇帝第13子允祥

  允祥是圣祖玄燁第十三子。雍親王胤?即位后,即封其為和碩怡親王,雍正八年去世。乾隆年間,定怡親王爵世襲罔替。怡親王世爵共傳8世,9王。

  首位恭親王為道光皇帝第6子奕?

  奕?為道光第六子,咸豐即位后即封其為恭親王。慈禧太后發動辛酉政變得到了奕?的大力支持配合。兩宮垂簾聽政任命他為議政王,后賜其食親王雙俸、王爵世襲,同治七年以后遭忌不再參與朝政。光緒二十四年奕?病逝。恭親王世爵共傳3世,2王。

  首位醇親王為道光皇帝第7子奕?

  奕?是道光第七子,咸豐年被封為醇郡王,其福晉是慈禧胞妹葉赫那拉氏。同治十一年晉封為醇親王。同治死后無嗣,其子載?(葉赫那拉氏之子)即位,改元光緒,醇親王食親王雙俸、王爵世襲。光緒十六年奕?過世,其子載灃襲爵。

  首位慶親王為乾隆皇帝17子嫡孫奕?

  奕?是乾隆十七子永?的嫡孫,也是最后一位被封為世襲罔替的親王。光緒十年,被封慶郡王。慈禧60大壽時封為親王,慈禧死后載灃掌政,為緩和親貴之爭賜其王爵世襲。1918年病死,其王爵只有一代。

  "鐵帽子王":清朝中后期一個腐朽的利益集團

  "鐵帽子王"是清朝封爵最高、地位最為顯赫的權貴群體。不僅高官厚祿、位高權重,而且子孫繼承、世襲罔替。在清朝中后期已成了一個腐朽墮落的既得利益集團,依仗權勢,把持朝政,安插黨羽,貪污受賄,因循守舊,阻撓改革,對國家政治和社會造成了極大消極影響。用現在的標準來看待,他們就是毫無法紀觀念、紀律規矩可言,唯知維護小圈子私利。

  中國現在進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歷史新時期,改革發展局面滌蕩一新,但風險挑戰卻也空前復雜敏感,必須久久為功,持續提高警惕、提振士氣。"鐵帽子王"也只能是不切實際的幻想。中央絕不會容忍"鐵帽子王"式的腐敗,周永康、徐才厚、令計劃,概莫能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332011.html

相關閱讀:美國退給中國多少辛丑賠款?退了多少到底怎么算
揭秘:宋太祖趙匡胤為何要在趙普臉上亂涂亂畫?
1967年香港嚴重騷亂紀實
名將馬援為何會失寵于漢光武帝?馬援必死的理由
解密:古代哪位官員曾多次主動公布自己的收入?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