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人常說,信則有,不信則無。有的人信神,有的人信鬼,有的人信……奇怪的是,隋文帝楊堅卻迷信古漢字的字義,甚至最忌諱“?”字的字義,這又是怎么回事呢?楊堅,弘農華陰人(今陜西華陰)。他出身于上流社會,是北周武帝時柱國大將軍,隨國公楊忠的兒子。大樹底下好乘涼,楊堅十四歲時,就步入了仕途,十六歲被提升為驃騎大將軍。
列為朋友該說了,哇塞,他小小的年紀就當了那么大的官兒,比林彪當師長時的歲數還小呢。其實,這也不僅僅因為他是“官二”的緣故,主要還是楊堅從小就顯示出了其聰明才智和卓爾不群的政治智慧。你還別不服氣,瞧人家這一步步走的。楊堅覺得,他老爸一生也不過熬了個“公”??隨國公,上邊不是還頂著個“王”和“皇”嗎?他實在心有不甘。為了奪取北周政權,他先給自己鋪平了政治道路。他抓住太子選妃的大好時機,搞了一個政治聯姻,將他的大女兒楊麗華嫁入了天下最高的門檻兒??宮里,做了太子的老婆。這樣一來呢,楊堅就順理成章地當上了未來掌門人的老岳父。
再說周武帝謝幕以后,楊堅的女婿立刻便接了班,這就是周宣帝,楊麗華直接晉級為皇后。楊堅這個準岳父立刻被拜為最高軍事總司令(上柱國)。最后,逐步發展到全權處理朝內日常政務。由此可見,楊堅的政治手腕非同一般啊。楊堅的智慧還在于低調,不張揚,是屬于麥糠下面走水的那種,不聲不響,卻暗流涌動。為了及早逼近那把金交椅,他不露聲色,步步為營,不斷積蓄、壯大自己的力量,擴大勢力范圍。首先,他用計干掉了五個親王,從根本上解除了核心力量的威脅。在對待地方武裝方面,他拉攏一切可以拉攏的力量,實在不能爭取過來的,就一不做,二不休地除掉。他僅用了半年的時間,就徹底把北周的政權牢牢地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那咱再看看他是怎樣坐上那把“椅子”的吧。宣帝本就是沒有什么事業心的酒色之徒,他很想享受當太上皇的滋味,所以,早早地就立了一個小接班人??靜帝,宮中大小事務還是由楊堅打理。不久,宣帝就一命嗚呼了。楊堅見機會來了,就找人替小當家人寫好禪讓書,再由朝中大臣恭恭敬敬地捧著送到他家。他為了避免人們說三道四,還假意推辭,瞧那個裝的,活像真的一樣。沒辦法,靜帝人單勢孤,只好再次下發文件,楊堅這才“不好意思”地接受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62276.html
相關閱讀:羅成在歷史上的原型是誰? 羅成是怎么死的?
唐太宗怎么讓秦瓊和尉遲恭當門神?門神的來歷
隋唐政治制度的起源:多出自西魏和其后的北周
隋末梁王蕭銑簡介:梁皇室后裔兵敗降唐后被誅殺
增勤法師:長安佛教歷史進程概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