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記載
章邯派秦將王離把巨鹿包圍起來,自己帶領大軍駐扎在巨鹿南面的棘原。他還在棘原和巨鹿之間修筑了一條糧道,給王離軍運送糧草。
趙王歇幾次三番派人向楚懷王求救。當時,楚懷王正想派人往西進攻咸陽。項羽急于想為叔父報仇,要求帶兵進關。
懷王身邊有幾個老臣暗地對懷王說:"項羽性子太暴躁,殺人太多;劉邦倒是個忠厚人,不如派他去。"正好趙國來討救兵。楚懷王就派劉邦打咸陽,另派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副將,帶領二十萬大軍到巨鹿去救趙國。
宋義帶領的大軍到了安陽(今河南安陽東南),聽說秦軍聲勢浩大,就命令楚軍停了下來,想等秦軍和趙軍打上一陣,讓秦軍消耗掉一部分兵力,再進攻過去。
宋義按兵不動,在安陽一停就是四十六天。項羽耐不住性子,去跟宋義說:"秦軍包圍了巨鹿,形勢這樣緊急,咱們趕快渡河過去,跟趙軍里外夾擊,一定能夠打敗秦軍。"
宋義說:"我們還是等秦軍和趙軍決戰以后再說。"他又對項羽說:"上陣跟敵人交鋒,我比不上你;要說坐在帳篷里出個計策,你就比不上我了。"
他還下了一道命令:"將士中如有不服從指揮的,就得按軍法砍頭!"
這道命令明明是針對項羽的,項羽氣得要命。這時候已經是十一月的天氣,北方天冷,又碰著大雨。楚營里軍糧接濟不上,兵士們受凍挨餓,都抱怨起來。
項羽說:"現在軍營里沒有糧食,但是上將軍卻按兵不動,自己喝酒作樂,這樣不顧國家,不體諒兵士,哪里像個大將的樣子。"
第二天,項羽趁朝會的時候,拔出劍來把宋義殺了。他提了宋義的頭,對將士說:"宋義背叛大王(指楚懷王),我奉大王的命令,已經把他處死了。"
將士們大多是項梁的老部下,宋義在將士中本來沒有什么威望。大伙見項羽把他殺了,都表示愿意聽項羽指揮。
項羽把宋義被處死的事,派人報告了楚懷王。楚懷王雖然很不滿,也只好封項羽為上將軍。
項羽殺了宋義以后,先派部將英布、蒲將軍率領兩萬人做先鋒,渡過漳水,切斷秦軍運糧的道,把章邯和王離的軍隊分割開來。然后,項羽率領主力渡河。
二世皇帝下三年(甲午,前二零七年)
冬,十月,齊將田都畔田榮,助楚救趙。
沛公攻破東郡尉于成武。
宋義行至安陽,留四十六日不進。項羽曰:“秦圍趙急,宜疾引兵渡河;楚擊其外,趙應其內,破秦軍必矣!彼瘟x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蟣虱。今秦攻趙,戰勝則兵疲,我承其敝;不勝,則我引兵鼓行而西,必舉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趙。夫被堅執銳,義不如公;坐運籌策,公不如義!币蛳铝钴娭性唬骸坝忻腿缁,狠如羊,貪如狼,強不可使者,皆斬之!”乃遣其子宋襄相齊,身送之至無鹽,飲酒高會。天寒,大雨,士卒凍饑。項羽曰:“將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歲饑民貧,士卒食半菽,軍無見糧,乃飲酒高會;不引兵渡河,因趙食,與趙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強,攻新造之趙,其勢必舉。趙舉秦強,何敝之承!且國兵新破,王坐不安席,掃境內而專屬于將軍,國家安危,在此一舉。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也!”
十一月,項羽晨朝將軍宋義,即其帳中斬宋義頭。出令軍中曰:“宋義與齊謀反楚,楚王陰令籍誅之!”當是時,諸將皆懾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將軍家也,今將軍誅亂。”乃相與共立羽為假上將軍。使人追宋義子,及之齊,殺之。使桓楚報命于懷王。懷王因使羽為上將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66390.html
相關閱讀:過秦論-賈誼
千古不解之謎:秦始皇兵馬俑為何都不戴頭盔?
秦朝海外的探索:徐福東渡究竟去了何方?
秦朝使用什么文字?
百里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