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人都知道“頭懸梁、錐刺股”的故事,其實這一點都不夸張,因為古人當官的欲望比我們更強烈,F在想當公務員,上完大學還要參加國考,而過去想做官最少也要考兩輪。如果想有更好的發展,后面還有三四輪考試等著你,且淘汰率都極高。為了博取功名,很多人也是拼了,甚至考到死也沒有考中。作為曾經的過來人,一些功成名就的官員紛紛出版回憶錄,憶往昔崢嶸歲月。
先看白居易,最高官至太子少傅。28歲時考中進士,31歲才被授予校書郎,屬于九品官,算是最底層小官。白居易在《與元九書》中講到自己苦讀的經歷,“二十已來,晝課賦,夜課書,間又課詩,不遑寢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瘡,手肘成胝。既壯而膚革不豐盈,未老而齒發早衰白;瞀瞀然如飛蠅垂珠在眸子中者,動以萬數,蓋以苦學力文之所致,又自悲。”乖乖,白居易苦讀20多年,未老先衰,熬成小老頭了?嘧x是一方面,白居易肯定還有非法高考移民的擔憂,因為他是從陜西到安徽冒籍考試的,這在當時可是違法的。
不僅如此,白居易的眼睛也給廢了!邦︻θ蝗顼w蠅垂珠在眸子中者,動以萬數”這句,明顯是高度近視后產生的飛蚊癥,就是由于晶狀體渾濁,眼睛在轉動時,眼前總有類似蚊子式的小黑影在飄動。后來,白居易還專門為自己的近視眼作詩,“散亂空中千片雪,蒙籠物上一重紗?v逢晴景如看霧,不是春天亦見花!痹谀莻沒有眼鏡的年代,白居易只能在月朦朧鳥朦朧中度過后半生。
白居易訴苦的是平日學習,真正到了科舉考試時同樣不輕松。在那個交通基本靠走的年代,必須提前動身趕考,奔赴省城、京城,很多都要走幾個月。頂嚴寒、冒酷暑,心中只有一個信念,當官,當大官。
明朝監察御史艾南英對考試的艱辛也有回憶。他說,考試的季節不是冷就是熱。天還沒亮,考生就開始入場,排隊脫衣服接受檢查,左手端著筆硯,右手拿著脫下的衣服。搜查很仔細,頭發腳趾都要檢查到,其他人就只能在室外等候。嚴寒之下,很多人被凍得直打冷戰,還沒開始考就已手腳凍僵。而考官那邊躲在屋子里烤著火優哉游哉?忌趾抻謿庥指锌,沒有空調傷不起啊。
考場里是沒有任何取暖與消暑措施的,冬天冷、夏天熱?崾顣r節,幾百個人擠在一間大房子里,汗如雨下,屋子里都是人肉味。環境差也就算了,硯臺還經常磨不出墨,那就更要命了,有些考生在磨墨上就要耗費很多時間。硯臺為政府采購,都是地攤貨,質量很差。艾南英為此大罵胥吏腐敗嚴重,讓人寒心。其實,早在北宋的文學家蘇洵就感慨過,“其后每思至此,即為寒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67526.html
相關閱讀:解密:古代哪位官員曾多次主動公布自己的收入?
美國退給中國多少辛丑賠款?退了多少到底怎么算
名將馬援為何會失寵于漢光武帝?馬援必死的理由
1967年香港嚴重騷亂紀實
揭秘:宋太祖趙匡胤為何要在趙普臉上亂涂亂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