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孫恩、盧循起義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晉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東晉末年孫恩、盧循領導的農民反晉斗爭。這次起義是東晉南朝時期規模最大、歷時最長的一次農民起義。

起因在南北士族支持下建立的東晉王朝始終對士族持寬縱態度。東晉末年,由于地方割據,政府實際控制只限于所謂“東土”的三吳地區。這里南北士族田園別墅最集中,封建剝削最嚴重,政府又將絕大部分賦役加于此地,農民負擔格外沉重。他們有的淪為奴隸、佃客,有的逃亡山海屯聚反抗。這是孫恩起義爆發于該地,并能堅持數年之久的基本原因。起義的導火線是隆安三年(399)朝廷征發“免奴為客”者(指本身或父祖是奴隸,但已放免為佃客的壯丁)當兵,他們不愿應征。征發這部分客,對其主人也是損失,從而引起世家大族對政府的不滿。所以一時“東土囂然,人不堪命”。孫恩(?~402),出自瑯邪(今山東臨沂)孫氏,屬于低級士族。孫氏奉五斗米道,恩叔父泰是大教主。隆安元年兗州刺史王恭起兵反晉,孫泰糾合兵眾,準備起事,事泄被殺。孫恩逃至今舟山群島,聚集逃亡農民。

經過隆安三年十月,孫恩帶一百多人從海上登陸,攻下上虞,襲破會稽郡(今浙江紹興),殺內史王凝之。義軍得到廣大農民和奴客的擁護,也獲得部分不滿朝廷的地主分子的響應。于是,會稽、吳郡、吳興、義興、臨海、永嘉、東陽、新安等八郡(今浙江大部和江蘇東南)一時俱起,殺長吏以應之,史稱“旬日之中,眾數十萬”。孫恩自稱征東將軍,號義軍為“長生人”。義軍無情打擊南北士族,如吳興太守謝邈、永嘉太守司馬逸、嘉興公顧胤、南康公謝明惠、黃門侍郎謝沖,張琨、中書郎孔道、太子洗馬孔福、烏程令夏侯?等先后被殺,他們田園別墅的佃客和奴婢紛紛參加義軍。朝廷派衛將軍謝琰(謝安子)和北府名將劉牢之率北府兵鎮壓,孫恩率男女二十萬口退入海島。四年五月,孫恩自浹口(今浙江寧波東北)再次登陸,入余姚,破上虞。邢浦(今浙江紹興北)一戰,又大敗官兵,并于山陰陣斬謝琰及其兩子。后因朝廷增兵,義軍于十一月再次退入海島。五年二月,孫恩第三次自浹口登陸,五月,攻克滬瀆壘(今上海),殺吳國內史袁山松。六月,義軍浮海進至丹徒(今江蘇鎮江東南),威脅京師。因建康有備,義軍乃北破郁洲(今江蘇連云港東)和廣陵。后因與劉裕交戰屢次失利,損

失很大,終于被迫退入海島。元興元年(402)三月,孫恩最后一次登陸,不幸戰敗,投海而死,義軍乃推其妹夫盧循為首,繼續戰斗。

盧循(?~411)雖出自范陽大族盧氏,但因渡江較晚,未受朝廷重用。元興二年,盧循與劉裕戰于東陽(今浙江金華)、永嘉(今浙江溫州)和晉安(今福建福州)一帶,不利,乃浮海南下。次年十月,盧循破番禺(今廣東廣州),自稱平南將軍,接受朝廷所封征虜將軍、廣州刺史、平越中郎將官號。并派姐夫徐道覆和親黨占據始興(今廣東韶關南)及其他各部。盧循、徐道覆雖接受朝廷官號并遣使獻貢,但又派人到大庾嶺一帶伐木,秘密準備北伐船只。義熙六年(410)二月,盧、徐乘劉裕北伐南燕,東晉后方空虛之際,分兩路北上。一路由盧循率領越五嶺,經長沙、巴陵(今湖南岳陽)直指江陵。一路由徐道覆率領直下廬陵(今江西吉水北)、豫章(今江西南昌),大敗官兵,殺江州刺史何無忌。盧、徐即合兵東下,五月,在桑洛洲(今江西九江東北長江中)大敗晉大將劉毅,軍抵淮口(秦淮河入長江之口,今南京西北),直逼建康。此時義軍戰士十余萬,舳艫千計,樓船高達十二丈,舟車百里不絕,朝廷一片慌亂,劉裕星夜趕回,倉促應戰。徐道覆主張立即登陸與劉裕決戰,戶循多疑少決,貽誤戰機,使劉裕得以集中兵力,周密部署。義軍小挫,盧循下令退卻。十月,義軍西攻江陵,不利。十二月,義軍與官兵在大雷(今安徽望江)、左里(今鄱陽湖口)相繼展開死戰,損失慘重,南退番禺。但此時番禺已被官兵搶先占領。次年三月,盧循攻番禺不下,轉至交州,四月,兵敗自殺。同年二月,徐道覆亦犧牲于始興。

性質與影響孫恩、盧循領導的反晉斗爭主流是農民起義性質。這一斗爭雖帶有宗教色彩,但斗爭雙方并非按宗教劃分,篤信五斗米道的王凝之等人被殺,就是證明。孫、盧是北來失勢士族,起義初期也確有不少地主分子參加,但義軍的基本成員無疑為會稽三吳地區的貧苦農民和奴客。起義席卷東晉大部分地區,東晉王朝業已名存實亡。起義還沉重打擊了南北士族,特別是謝琰被殺后,北府兵為寒人掌握,士族從此失去軍權。所以這次起義又是門閥衰落,寒人興起的一個重要標志。這次起義迫使劉裕采取一些減輕人民負擔和抑制豪強大族的措施,從而為劉宋初期江南經濟的繁榮創造了有利條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68849.html

相關閱讀:自亂陣腳的苻堅
淺析書圣王羲之的藝術行為
魏晉史上的王戎和嶠遇大喪玩孝順竟為博名?
東晉哪位皇帝和皇后一起吃仙丹 致兩人先后去世
東晉的時尚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