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北朝時期的鎧甲主要有?袖鎧兩、襠鎧和明光鎧。
“明光鎧”一詞的來源,據說與胸前和背后的圓護有關。因為這種圓護大多以銅鐵等金屬制成,并且打磨的極 光,頗似鏡子。在戰場上穿明光鎧,由于太陽的照射,將會發出耀眼的“明光”,故名。這種鎧甲的樣式很多,而且繁簡不一:有的只是在?襠的基礎上前后各加兩 塊圓護,有的則裝有護肩、護膝,復雜的還有數重護肩。身甲大多長至臀部,腰間用皮帶系束。左面陶俑是戴兜鍪、穿明光鎧的武將;右面是明光鎧穿戴展示圖。
南北朝明光鎧
魏晉南北朝兩襠鎧
魏晉北朝時期的鎧甲主要有?袖鎧兩、襠鎧和明光鎧。 “?襠”,有兩種含意,一種是指服飾制度中的“?襠衫”;一種是指武士穿的“兩襠鎧”。兩者的外形大體相同,區別主要在質料上。?襠衫的材料,通常用布 帛,中間納有絲棉,取其保暖。而?襠鎧的材料則大多采用堅硬的金屬和皮革。鎧甲的甲片,有長條形和魚鱗形兩種,比較常見的則是在胸背部分采用小型的魚鱗甲 片,以便于俯仰活動。為了防止金屬甲片磨損肌膚,武士在穿著兩襠鎧時,里面還常襯有一件厚實的?襠衫。
兩襠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17424.html
相關閱讀:東晉哪位皇帝和皇后一起吃仙丹 致兩人先后去世
淺析書圣王羲之的藝術行為
東晉的時尚
魏晉史上的王戎和嶠遇大喪玩孝順竟為博名?
自亂陣腳的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