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溫(312年-373年),字元子,一作符子,譙國龍亢(今安徽懷遠縣龍亢鎮)人,東晉杰出軍事家、權臣,譙國桓氏代表人物。
桓溫是晉明帝的駙馬,因領兵滅亡成漢而聲名大盛,又曾三次領導北伐,掌握朝政并曾操縱廢立,更有意奪取帝位,但終因第三次北伐失敗而令聲望受損,受制于朝中王謝勢力而未能如愿。死前欲得九錫亦因謝安等人借故拖延,直至去世時也未能實現。桓溫謚號宣武。其子桓玄建立桓楚后,追尊為“楚宣武皇帝”。
桓溫出生后不久,便被溫嶠稱許,于是以“溫”為名。328年(咸和三年),父親桓彝在蘇峻之亂中被蘇峻將領韓晃殺害,涇縣縣令江播也曾參與此事。桓溫當時只有十五歲,發誓報殺父之仇。331年(咸和六年),江播去世;笢匾缘跹錇槊,將江播的三個兒子殺死。后來,桓溫娶南康長公主,拜駙馬都尉,并承襲父爵萬寧男。335年(咸康元年),桓溫任瑯琊太守,又加輔國將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22736.html
相關閱讀:淺析書圣王羲之的藝術行為
魏晉史上的王戎和嶠遇大喪玩孝順竟為博名?
自亂陣腳的苻堅
東晉哪位皇帝和皇后一起吃仙丹 致兩人先后去世
東晉的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