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晉代竹林七賢指的都是誰?他們又是怎么死的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晉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竹林,是一種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景觀,走進鄉間,走進山野,隨意舉目便能瞧見,一點不稀罕。然當士子走進這平常的竹林,竟產生了文化史的奇觀,產生了政治史的奇跡,產生了心靈史的奇談。離洛陽二百余里的山陽近郊嵇康院宅的竹林下,經常聚集著七個人,世稱七賢:嵇康、阮籍、山濤、向秀、阮咸、劉伶、王戎。竹林和七賢渾然一體,難分難解,人稱竹林七賢。

  竹林七賢是個群體,如若將他們喻為竹子的話,七人猶如七棵青翠的竹子,參差散立在嵐氣籠罩的竹林中。這七人都有各自的獨特風格,但旨趣是相同的。他們懂得儒家的經典,可是卻精于《易》、《莊子》、《老子》,彼此談玄說經,論辯有無、生死、自然、人生,終日飲酒、清談。他們對于粉飾太平的儒學禮教則棄之、鄙之。他們所倡導的玄風擴及到全國,一直影響到后世。

  當時社會處于動蕩時期,司馬氏和曹氏爭奪政權的斗爭異常殘酷,導致民不聊生。七人在政治態度上的分歧比較明顯。嵇康?阮籍?劉伶等仕魏而對執掌大權?已成取代之勢的司馬氏集團持不合作態度。向秀在嵇康被害后被迫出仕。阮籍入晉曾為散騎侍郎,但不為司馬炎所重。山濤起先“隱身自晦”,但40歲后出仕,投靠司馬氏,歷任尚書吏部郎?侍中?司徒等,成為司馬氏政權的高官,嵇康被害后托付子女于山濤,山濤亦不負舊友。王戎自幼聰慧,功名心較盛,入晉后長期為侍中?吏部尚書?司徒等,歷仕晉武帝?晉惠帝兩朝,至八王之亂,仍優游暇豫,不失其位,但在當時年代不失為明哲保身的無奈之舉。

  竹林七賢的不合作態度為司馬朝廷所不容,最后各散東西、分崩離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92562.html

相關閱讀:魏晉史上的王戎和嶠遇大喪玩孝順竟為博名?
東晉哪位皇帝和皇后一起吃仙丹 致兩人先后去世
自亂陣腳的苻堅
東晉的時尚
淺析書圣王羲之的藝術行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