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野人山1500遠征軍傷兵自焚:留點汽油給我們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歷史趣聞 來源: 記憶方法網

77歲的烏亞麻是莫的村寺廟的主持,也是這個村子年齡最長的人。莫的村位于緬甸實皆省英多縣曼西鎮以北,汽車到了這里,便沒了路可走。

烏亞麻第一次見到汽車是在1942年的5月,那時雨季剛剛到來,“一下子來了很多汽車,有大卡車,也有小吉普車,有很多很多的中國軍人,他們看起來很狼狽,也有很多傷兵。”

烏亞麻所說的中國軍人,來自于入緬作戰的第五軍軍部及新22師等。第一次入緬作戰失利后,中國遠征軍開始后撤,曼西成為中轉站,第五軍軍部及新22師意圖從這里往北經莫的村,然后翻越野人山回國,孫立人率領的新38師則由此向西,與史迪威、羅卓英等人經霍馬林到印度。

時任第五軍新22師第65團第二營第六連連長的邱中岳在由臺灣“國防部史政編譯局”印制、1999年6月出版的《抗戰時期滇印緬作戰》一書中提到,“(1942年5月)14日黃昏時分,第五軍軍司令部與第65團主力到達莫的村宿營,軍直屬部隊及各部隊傷患1500余人進駐莫的村東南邊的村子里。”

烏亞麻看到過有傷兵死去,但他所不知道的是,有更多的傷兵,卻在同一天凌晨“引火自焚”。這段悲壯的歷史,未被當地村民發現,在臺灣和大陸官方的記載中亦未出現,更不為眾人所知。

沿河有一兩英里長,都是被扔掉的汽車

“部隊撤到莫的村之前,曼西政府的人就到我們村,要求老百姓幫助修路,以便部隊撤退。”烏亞麻告訴《?望東方周刊》,“但當時修的路只有6英尺寬,車根本過不去,英軍把村長抓去要槍斃,后來村長求情,說自己有兩個孩子,一個女兒可以給軍官當老婆,才逃過一命。”

烏亞麻說,中國兵到莫的村那年,他還很小,但他清楚地記得“人很多,陸陸續續走了很多天”,他還看到中國兵在村子里搗谷子,然后每人背一袋大米離開。

邱中岳在回憶文章中提及部隊準備干糧的場景,“15日,第五軍分別在莫的村開設補給站,遵照杜軍長指示,將運輸來的糧食、罐頭、藥品、被服和輕兵器彈藥,盡量分發各部隊攜帶,余糧一律交新22師。”

從曼西往北,沿途多個村子里年長的人,都親眼看到過中國兵撤退時的情景。

南進村年齡最長的村民烏巴莫說,那時他只有3歲,父母后來告訴他,當年是英國兵先到,英國兵讓村子里的人趕快離開,說后面來的日本兵會拉你們去做民夫,“父母帶著我躲進了旁邊的山上,從山上看下去,到處都是當兵的,后來來了很多中國兵,還有女的,中國兵到莫的村之后,就把汽車扔掉了,沿河有一兩英里長,都是被扔掉的汽車。最后到的是日本兵,日本兵到了后,把能開走的汽車都開走了。”

“中國兵很慌亂,但沒有干擾當地老百姓,就是會拉我們的大人去做民夫,不過會給錢,后來這些當民夫的都被放了回來。”烏巴莫回憶說,“日本兵到了后,用槍殺了我們很多牛,然后吃掉。日本人應該賠償我們。”

烏巴莫和父母在山上住了兩年多,“天上經常有飛機,見到人就轟炸。”

莫的村村長烏普江已經75歲了,知道有許多中國兵死在這里,“很明顯能看出來,中國兵衣服不整齊,我還問家人這些兵干什么,父親說是逃跑。后來追來很多日本兵,穿戴就非常整齊。”

原始森林里發現許多銹跡斑斑的鐵皮

有一天晚上,躲在山上的烏巴莫一家聽到村子里連續響起巨大的爆炸聲,“家里人都哭了起來,以為是中國兵炸掉了我們的房子,第二天有人偷偷下山去看,才發現中國兵是燒毀了他們的汽車,不是房子。”

邱中岳稱,當時部隊從莫的村步行撤退前,拆掉了汽車的內胎,取走火炮的瞄準具,還把剩余炮彈、不必要的公文、多余的裝備等都集中到一起,四周堆上柴草。

時任第五軍軍部作戰參謀的鄒德安在生前接受《?望東方周刊》采訪時,也提到了燒毀汽車一事,“沒有路了,只好把車輛和大炮燒毀,我從曼德勒帶來的兩支‘詹姆斯兄弟牌’獵槍和在路上撿到的一輛美國小吉普車也燒了。記得當時有一名點火的小兵差點把自己燒死,火‘砰’地一點燃,把這名小兵困在了里面,旁邊的人趕快把他救出來。最讓人心疼的,是杜軍長最新款的林肯轎車也被燒了,當時火把汽車線路燒短路了,喇叭突然‘滴滴答’地叫起來。”

時任第五軍政治部干事的李明華在回憶文章中提到,自從1942年5月初,在緬北一個不知名的大村落中,全體官兵奉軍部命令毀掉全部重武器、裝備、車輛,開始徒步進入布滿原始森林的山區,從此補給中斷,全憑個人自行謀生。

52歲的莫的村村民色敖說,他小的時候,經常和小伙伴到被丟掉的汽車、大炮上玩,直到十幾年前,這些東西都還在,再后來,有人拆掉汽車零部件拿去賣,一些賣不掉的,則被村民拿去煉鐵,一些好的鋼材,被打制成各種刀具,“現在附近開金礦的人越來越多,好多汽車、大炮的零部件都被他們拿去煉制工具了。”

從曼西北上到莫的村,《?望東方周刊》記者在沿途多個村子的老百姓家里,均發現了當年遺留下來的一些汽車零部件,在南進村的池塘里,村民還說,有一部大卡車至今還淹沒在池塘的爛泥里。莫的村有20多戶人家,幾乎每戶人家用來喂豬的器皿,竟然是美國十輪大卡車的輪轂。在一戶人家,還發現了一個炮彈的彈頭。

緬甸曼德勒的華僑王玉順曾開過大卡車,他告訴《望東方周刊》,那時他經常到英多縣購買舊的汽車零部件,“大多是十輪大卡和道奇車的零部件,還有修理好能開的維利斯越野車。”

維利斯越野車1940年由美國威利斯汽車公司研制,車速快,主要用來輸送步兵營裝備的輕武器,且可作通訊、偵察和指揮車。十輪大卡、道奇車和維利斯越野車,都是二戰時美國援助中國的主要車型。

“如果是‘被自焚’,肯定是需要上級軍官下令的,那又是誰的命令?邱中岳寫的文章里,提到杜聿明‘警聞此訊,不禁惻愴動懷難以自己’,顯示出他是事后才知道此事的,是他真的不知道,還是有人故意為他開脫?”戈叔亞說。

上個世紀80年代,杜聿明曾寫過兩萬多字的回憶文章《中國遠征軍入緬對日作戰述略》,僅一句話提到部隊途經曼西,對燒毀汽車和1500余名傷病員“自焚”只字未提。

有關1500余名傷病員“集體自焚”留下的文字記載,也僅在邱中岳個人著作中有百余字的描述。真相如何,或許永遠成謎。

而更令人愧疚的是,莫的村村長烏普江告訴《?望東方周刊》,“你們是在戰爭結束后,第一批來到這里的中國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70216.html

相關閱讀:大漢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國叫囂
重溫血漿經濟和艾滋病的混亂時代
三十五個真實的中國歷史
選人用人須經得住倒查
王熙鳳操辦的兩場葬禮 竟是她人生的高點與末路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