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夏朝的疆域西起河南省西部和山西省南部;東至河南省、山東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處;南起湖北省,北至河北省。當時夏的勢力延伸到黃河南北,甚至長江流域。夏王朝建都陽城(今河南省登封的東部)、酌?(今河南省登封的西北部)、安邑(山西省夏縣西北部)等地。國君居住過的地方原(今河南濟源市西北)。
由于尚未發現夏朝文字,后世記載的史料也相當匱乏,且文獻記載與考古文化有一定的距離,所以目前完全搞清夏朝疆域還不太可能。但以河南西部、山西西南部為中心,包括周邊的豫晉其他地區及陜西、山東、河北、安徽、湖北等省與狹義的中原交界地區都在夏王朝的政治疆域之內,這當沒有疑義。因為夏王朝的政治疆域不光是夏人或夏族的活動區域,而且包括那些與夏同時存在的,接受夏王朝政治統治的方國、部族地區,如商人先祖活動的先商文化區域,周人先祖活動的先周文化區域,皋陶活動地區,東方夷人活動區域,三苗活動區域等。
在中國早期國家階段,都城往往都不是一個,夏朝的都城是不斷遷移的,過去人們往往認為是廢前都而居新都,其實多數情況并非如此,而是在新建都城、擴大統治疆域的同時,舊都仍然存在,數都并存,夏王朝就是通過都城的“點”來控制四周的“面”,形成了以都城的中央,統治四方的政治地理結構。最初的“九州”就是在這種政治地理結構下形成的,其范圍遠遠超過狹義的“中原”。
夏朝的疆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70297.html
相關閱讀:夏帝胤甲簡介 傳說在位時天空中出現了十個太陽
李維明:追尋二里頭文化的真相
大禹改禪讓為繼承的背后原因:母系社會已經解體
夏侯嬰中國第一好司機 曾給四任皇帝趕過車?
夏桀簡介,夏桀亡國,夏桀夏朝亡國之君,歷史上著名的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