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了中央的威脅后,地方勢力也開始反對他,河南、四川、湖北等地的將領紛紛起兵。經過打與拉兩手策略的較量,楊堅在半年后,終于平定了三地的軍事力量,徹底控制了北周的政權,做皇帝僅僅是一個形式的問題了。到了公元581年的正月,楊堅走了一個前人使用過的體面形式--皇帝禪讓帝位。他讓人替周靜帝寫好退位禪讓詔書,然后送到他的王府。楊堅假意推辭,最后才接受了大家的意思,穿上皇帝服裝,登上心儀已久的寶座。這時的楊堅剛四十歲。因為楊堅是繼承的父親的爵位隨國公,后來又進封為隨王,因此把新王朝定名為"隨",但又覺得這個字有個和"走"同義的偏旁,于是,把這個不太吉利的偏旁去掉,成了"隋"。年號也按照慣例改了,定為"開皇"。但都城沒有變動,仍上長安。楊堅雖然改了隨字,但隋朝還是沒有逃脫短命的命運,僅僅三十年便滅了。說來也是巧合,當初楊堅奪取的是宇文氏的帝位,而他的兒子隋煬帝楊廣也是命喪宇文氏之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70343.html
相關閱讀:增勤法師:長安佛教歷史進程概論
隋唐政治制度的起源:多出自西魏和其后的北周
隋末梁王蕭銑簡介:梁皇室后裔兵敗降唐后被誅殺
唐太宗怎么讓秦瓊和尉遲恭當門神?門神的來歷
羅成在歷史上的原型是誰? 羅成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