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遜為何不擒殺劉備,現在權威的解釋,都云三國志的這樣一段話:曹丕大合士眾,外?助國討備,內實有奸心,謹決計輒還。無 幾,魏軍果出,三方受敵也。
火燒連營后,陸遜指揮東吳人馬,對劉備進行了瘋狂的追擊,幾乎在馬鞍山生擒劉備,劉備靠傅彤,程畿等人以命相搏,才僥幸突出
重圍,退入白帝城。當此時,白帝城離巫縣不過百余里,我國偉大的詩人李白先生突然聽到自己被特赦的消
息,高興的大聲吟唱: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大概白帝到江陵城有千余里,那夷陵到白帝城也有八九百里,從夷陵追到巫縣,再到南山,已經追了六七百里了,還差那一兩百里?
然而,先主傳里陸遜的態度突然180度大轉變。吳遣將軍李異、劉阿等踵躡先主軍,屯駐南山。秋八月,收兵還巫。
已經要準備進攻白帝城了,如何又突然間收兵還巫?而且陸遜還堅決否定了潘璋,宋謙,徐盛等人的殺入白帝,擒獲蜀漢領袖的光輝 計劃。
老實說,潘璋,宋謙和徐盛還都是有一定的實力的,他們能做出這個結論,和蜀軍當時確實已經沒有什么戰斗力有很大關系。
攻入白帝,抓獲劉備,這可是一件揚名華夏的天大的功績,難道陸遜不想把這頂光環光榮的頂在自己的腦袋后?
你要說曹丕大合士眾,這也不是一兩天的事情了,東吳那邊也早知道了,我相信,在夷陵之戰前,在長江防線上,東吳也早已經布置 好人手了,呂范,朱桓,諸葛瑾,都各就各位,嚴陣以待。
從巫縣到白帝,路雖然有些難走,幾天還是到的了的。把劉備抓獲,再回軍抵御曹魏,時間上我認為來得及,既然前面已經不顧曹魏 可能發起的攻擊,一路對劉備進行窮追猛打,還差這幾天時間?
那是孫權,陸遜想放劉備一馬?
可能嗎?話說孫仲謀和劉皇叔,在赤壁之戰的蜜月過后,特別是劉皇叔成了孫仲謀的妹夫后,兩個人就不斷的冷戰,口水戰,然后發 展到兵戎相見,后來,孫仲謀還指使小弟陸遜和呂蒙,殺害了劉皇叔的二弟關羽,殺人兄弟的事情都做出來了,
孫仲謀沒有任何要放劉皇叔一馬的主客觀因素。
陸遜呢?有些資料傳言陸遜和孫尚香時常的眉來眼去,結果,孫權卻把哥哥的女兒嫁給了陸遜,讓陸遜有些失落。其實孫策和大喬生 的女兒,那遺傳了良好的基因,能差哪里去,陸遜也沒什么好失落的,但不管怎么說,反正,陸遜看劉備是非常
的不順眼的,好像劉備把他的心愛的女人搶走了似的,因此,在馬鞍山下,陸遜督促諸軍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萬數。
這哪里有一點想放劉備一馬的跡象啊!
然而,最終,陸遜還是拉了一票人,如朱然,駱統等將領,說服了孫權,不攻白帝城,收兵還巫。這是為什么呢?
讓我們折回來,看看夷陵之戰前,劉備的舉動。劉備發動伐吳之戰,遭到了他有生以來最多人的反對,可是,劉備為了報仇血恨,仍 是執意開動了戰爭機器。
但是,從劉備的戰略部署來看,我們說他雖然在情感上被仇恨左右,但在理智上,還是保持了他一貫的清醒作風。
其實,趙云若是參加了夷陵之戰,也不可能改變大局的。我甚至想到了后來的苻融,苻融是苻堅的弟弟,更是得力助手,苻堅執意要 南征東晉時,苻融幾乎是哭諫不可啊!
結果還是隨軍出征,終沒于亂軍中,是挺可惜的!項羽說的:天亡我,非戰之罪也!套在苻融頭上,可也!
其實,劉備和苻堅相比,劉備還是幸運的,諸葛亮,趙云等都忠心耿耿,如果諸葛亮和趙云像慕容垂,姚萇之流,恐怕,就不會有我 們熟知的三國了,也不會有我們熟知的三國群英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73830.html
相關閱讀:大漢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國叫囂
三十五個真實的中國歷史
王熙鳳操辦的兩場葬禮 竟是她人生的高點與末路
重溫血漿經濟和艾滋病的混亂時代
選人用人須經得住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