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團隊里的同事,能力明顯不能勝任工作內容,有的時候我看不過去,處于對內容的責任,就出手幫忙一下,時間長了,領導就覺得這是我份內工作,安排任務時直接給我,我應該怎么處理?
答案就是:這就是活該了。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不過幫忙這件事,還是應該有自己的規則,你可以幫你的上級,可以幫新入行的低層級同事,但是對于你的平級和直接下級,還是克制住自己的熱心腸比較好。換句話說,和你地位越近的人,越應該避免幫忙。
《三國演義》里有兩個人的恩怨曾經被濃墨重彩地寫過,那就是曹操手下的李典和張遼。
李典被街機版的《三國志》變成了一個笑話,基本上所有的第一關BOSS都是笑話??因為人人都能看得到他,毫無尊嚴。李典看見趙云張飛他們,手里的一杯酒就掉在了地下。
歷史上的李典是個豪邁精明的人,當孫權進攻合肥張遼、李典和樂進的隊伍時,《三國志》提到了“進典遼皆素不睦”。
這仨人如果互相都有矛盾,曹操的用人就有問題了,三個人的組合里,很少會有小規模孫曹劉的,比較常見的是最強的一個被另外兩個聯手對付。
“李典與樂進圍高?于壺關,擊管承于長廣,皆破之。”倆人是老戰友了,都是打袁紹的時候建立的功業。
唯一的可能是,張遼和李典、樂進有矛盾。李典在曹軍中素有長者的名聲,特別儒雅的一個人,不愛爭功,奇怪,張遼得惡到什么地步,才和這樣的好人來不和睦呢?
長者李典從來也不是一個濫好人,大家細看李典高風亮節的幾件事:
夏侯?攻打劉備(被描寫成火燒博望坡那段),李典不同意進軍,結果夏侯?遇到了麻煩,李典帶著留守部隊來救,劉備撤走。
至于李典的另一點:“典好學問,貴儒雅,不與諸將爭功。敬賢士大夫,恂恂若不及,軍中稱其長者!
諸將,其實說的應該是麾下諸將,至于士大夫,本身也都不是他的競爭對手,從這點上來說,李典的職場策略是正確的。
但是張遼不屬于可以跟他合得來的人。
李家是個望族,李典后來把他的族人遷到河北(以前在山東),有一萬多人(包括門客和效忠的家族),這是替領導分憂,就是防止傾向于袁氏的那些人鬧事,二來防止自己的親人在山東起野心。
曹操對這份苦心非常感激。(大家搬一次家就可以知道難度,何況人家一家子一萬多人)。李典受的教育很好,換句話說,如果他的父親和伯父要爭奪天下,都是有機會的。
張遼是個邊地人,從小舉郡吏,又被丁原這樣好武力的人賞識,后來做呂布的手下,一直都是一個老粗武人形象,這樣的人性格沒有不高調的。
張遼殺人的方式很行為藝術,殺陣的時候要呼喊自己的名字,最后有了他的名字就有了止啼的效果。這樣的人我覺得典韋許褚這樣的人可能會比較喜歡。
回了大本營,他一準是描繪的生動活潑,讓曹操哈哈大笑的一主兒。又會干又會喊,說的就是張遼這樣的人。張遼就是曹軍的搖滾歌手(別跟我說許褚,他那光膀子愛中箭的氣質是曹軍的賈斯丁比伯),而李典則是一個穿著燕尾服彈鋼琴的演奏者。
張遼帶兵去解圍白馬,風中的西北騎士。李典在負責物資的轉運,全是苦累細致的活兒。《曹操傳》里把李典塑造成一個苦逼步兵,張遼則是銀甲騎士,是很到位的。
大家怎么可能互相喜歡。
張遼的前老板呂布曾經殺害了李典的伯父,因為他不肯背叛曹操,但是這并不重要,李典讀書,他懂得各為其主,其實就是第一他無法喜歡張遼,氣質區別,第二張遼和他的位置,實在也是太近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77289.html
相關閱讀:夏帝胤甲簡介 傳說在位時天空中出現了十個太陽
大禹改禪讓為繼承的背后原因:母系社會已經解體
夏侯嬰中國第一好司機 曾給四任皇帝趕過車?
夏桀簡介,夏桀亡國,夏桀夏朝亡國之君,歷史上著名的暴君
李維明:追尋二里頭文化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