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西周王朝的建國之君??周武王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周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姬發,西周王朝建國君主,(約前1087年—前1043年),周文王次子。因其兄伯邑考被商紂王殘殺,故得以繼位。死后謚號“武”,世稱周武王西周的建設者,姬姓,名發,謚號武王,西周時代青銅器銘文常稱其為?王。是周文王的次子。約前1050年文王死,他擔任王位,沿用周武王姬發畫像“受命”年。 歷史

歷史

  姬發擔任其父遺志,推翻商朝統治,成為西周王朝的建國之君。姬發繼任后,繼承努力籌備滅商,錄用姜尚為智囊,認真軍事;錄用其弟周公旦為副手,認真政務;錄用召公、畢公等工錢助手。
  
  姬發抓住機緣,觀兵盟津,大會八百諸侯。兩年后機緣成熟,姬發親率雄師伐商。牧野大戰之后,商軍全線潰退,紂王逃回殷都自焚于鹿臺。后姬發建都鎬京,成立諸侯國,在位十九年崩,謚號“武王”。
  
  牧野之戰后,武王進入商都,分商的畿內為邶、?、衛三國,以邶封紂子祿父(即武庚),?、衛則由武王之弟管叔鮮、蔡叔度別離打點,合稱三監(一說管叔監衛、蔡叔監?、霍叔監邶,以監督武庚)。隨后派兵征伐尚未臣服的商朝諸侯,據記實征服者有99國,臣服652國。
  
  武王四年(約前1066),武王滅商后,還師西歸,在他新遷的都邑鎬京(即宗周,今陜西西安西北灃水東)進行盛大儀式,正式宣告周朝的成立。
  
  周王朝成立后,所面對的政治形勢相當嚴峻,武王以“小邦”之君統治如此大的區域,擔憂諸侯兵變。為了項固政權,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武王抉擇按功行賞,調解統治團體的內部干系,實行以周王室為中心的分封政治制度。先后受封的元勛主要有:姜太公、周公旦、召公?等。為了節制遼闊的新征服區,周初沿用商的分封制,把王族、元勛以及先代的貴族分封到各地做諸侯,成立諸侯國。先后分封的有魯、齊、燕、衛、宋、晉、虢等71個諸侯國。
  
  周武王這種封建其主要的目標有三:

  一、安慰殷民:封紂子武庚于殷,并在殷的周邊,設邶、墉、衛三國,封給霍叔、管叔、蔡叔,用來監督武庚,此舉明告天下,滅紂是除暴安良,無滅殷絕祀之意,以安慰東方的殷人。
  
  二、興廢繼絕:把焦、祝、薊、陳、杞這些封國,封給有好事于人民的古代帝王的后代,暗示崇德報功之意,激昂民氣。
  
  三、移民實邊:齊、魯、燕三國,為周在東方新的規模,這些封國為移民實邊攻策,而寓有區域的開拓,足食足兵的用意,同時在政策的運用上,也可以說在殷民族的后方,成立了牽制的氣力。
  
  由于太過的辛勞,姬發在滅商后的第二年就病倒了。其時,天尚未安定,周室大臣們都擔憂姬發的逝世將會帶來動亂。姬發的病情一度稍有好轉之后,很快又惡化了。垂死之際,姬發還記憶猶新尚未安定的天下,他擔憂本身的兒子姬誦年齡尚幼,缺乏政治履歷,不敷以擔起打點天下的重任,便把輔政的大事全部委托給了叔旦。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80362.html

相關閱讀:后稷
姬瑕
伯夷
周朝中國的社會形態改革:奴隸逐漸變成了自耕農
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圣人之一:周公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