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歷史上的劉三姐真名叫劉三妹?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歷史趣聞 來源: 記憶方法網
,


電影《劉三姐》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部優秀影片,片中敘述了廣西(也有說廣東的)客家女子劉三姐反抗封建壓迫,爭取婚姻自由的動人故事。其中一些精美的客家山歌和音樂旋律,至今余音繞梁,為喜愛它的人們所傳唱。

劉三姐對那個姓莫的財主老爺唱的“什么有腳不走路,什么無腳走千家”,財主回答不上,但四五歲的客家小兒也是知道的。前一句的謎底就是諷刺財主,而后一句的謎底是大家都熟知的“銅錢”。

唱歌不是貪風流,

唱歌本為解憂愁,

唱得憂愁隨水去,

唱得云開見日頭。

乾隆登基古怪多,

官府出來禁山歌,

伢個山歌禁得絕,

你個皇帝臺難坐。

據考證,歌仙劉三姐實有其人,不過在客家地區歌仙劉三姐不叫劉三姐,而叫劉三妹。有關她的故事,在屈大均、王士禎、李調元、黃遵憲等客家先賢的著作中都有記載,充分反映了客家婦女在勞動生活中練就的穎慧本領。如屈大均《廣東新語》說:“新興女子有劉三妹者,相傳為始造(山歌)之人。唐中宗年間,年十二,淹通經史,善為歌。千里內聞歌名而來者,或一日,或二三日,卒不能酬和而去。三妹解音律,游戲得道。常往來兩粵溪峒l間,諸蠻種類最繁,所過之處,咸解其語言。遇某種人,即依某種聲音作歌與之唱和,某種人即奉之為式。嘗與白鶴鄉一少年,登山而歌,粵民及瑤、壯諸種人,圍而觀之,男女數十百層,咸以為仙。七日夜歌聲不絕,俱化為石。土人為祀之于陽春錦石巖……狀如九曲,可容臥一人,黑潤有光,三妹之遺跡也。日夕,輒聞笙鶴之聲。歲豐熟,則仿佛有人登巖頂而歌。三妹,今稱歌仙,凡作歌聲,無論粵民與瑤壯山子類,歌成必先供一本,祝者藏之,求歌者就而錄焉。不得攜出,漸積遂至數篋!

客家山歌以對歌見長,這就往往需要歌者具有見景生情,即興發揮,敏妙過人的素質和本領。有關歌仙劉三妹的傳說中,這方面的版本也是不少,如“羅隱——劉三妹對唱山歌”和“陳慧根——劉三妹對唱山歌”。前一個故事是說,客地有個青年叫羅隱,他有做天子的高遠抱負,可事實上他連個舉人也沒考上,一氣之下隱居山間,每日以作山歌自娛自樂。他寫的山歌數量很多,整整把三間屋子都堆滿了。有一次,他聽說劉三妹的山歌唱得好,人又漂亮,還放出風聲:“唱山歌,有人能贏過我的,我便嫁他!绷_隱聽后,便連夜雇了三只船,載著他的部分山歌腳本去找劉三妹對唱。實際上,羅隱的山歌本子可以裝滿九只船,但他想有三船山歌都戰勝不了一介女子的話,那他還姓羅干什么?

船到劉三妹居住的村莊,只見岸邊一個清秀的客家女子正在挑水,羅隱便向她打聽劉三妹的住處,并特地說明是來對歌想娶她作老婆的。挑水女子放下擔子,含笑打量著他,說:“請問先生,你有多少山歌?”羅隱豪邁地說:“共有九船山歌,三船在省城,三船在韶州,三船已撐到岸邊!迸勇犃T,含蓄一笑,勸說道:“先生還是請回吧,看樣子你不是劉三妹的對手!绷_隱吃驚地問:“為什么?”女子并不直接回答,而是輕舒歌喉即興唱道:“石上劉三妹,路上羅秀才,人人山歌肚里出,哪有山歌船撐來?”原來,這個挑水的女子就是歌仙劉三妹,她的歌聲果然不同凡響,開口一唱就把羅隱給震住了。他翻遍船上那一本本挖空心思寫出的歌本,竟一句也對不上來。氣得他把三船山歌書一股腦兒扔進了河里,含羞而退。

另一個故事是說,蕉嶺新鋪墟有個山歌能手叫陳慧根,他聽說梅州地方有個劉三妹,對歌是出了名的,人也十分俊美,便雇了一艘船前來比試。船到碼頭,只見一個村姑在河邊浣衣,便問:“歌仙劉三妹住在哪個村子?”女子瞟他一眼,說:“你找她做什么?”比試山歌。”“你有多少歌?”“我有一船的歌!迸勇犃T,開口唱道:“河里洗衫劉三妹,借問叔叔哪里來?人個山歌從口出,你個山歌船載來?”陳慧根被劉三妹問得啞口無言,氣極了,登岸棄船,罰自己步行回家。

歷史上的劉三妹是梅縣松口人,當地山歌久以抒情、纏綿、悠揚、婉轉而聞名,劉三妹(劉三姐)形象代表了客家婦女在藝能方面的杰出才華。其形象之所以廣受歡迎,也在情理之中。客家婦女喜唱山歌,主要是跟山區的生活環境和勞苦程度,以及她們熱情潑辣的樂觀性格有很大關系。歌中不是唱么:“唱歌不是貪風流,唱歌本為解憂愁!蹦腥藗兲魮呱铰,女人們田間做苦活,只要一曲山歌唱下來,什么樣的勞苦和憂愁解不掉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86272.html

相關閱讀:三十五個真實的中國歷史
選人用人須經得住倒查
大漢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國叫囂
重溫血漿經濟和艾滋病的混亂時代
王熙鳳操辦的兩場葬禮 竟是她人生的高點與末路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