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汝昌是清末漢族人,甲午海戰著名將領。丁汝昌簡介中提到他自幼家境貧苦,年少加入太平軍,因太平軍勢頭去,后又加入清軍,被迫鎮壓太平軍,隨后被李鴻章提拔為北洋水軍提督,與日軍進行激烈的海戰。
丁汝昌做事誠懇,為人忠厚,李鴻章對他贊許頗多。后因朝中好多人向光緒進言稱他無心指揮戰爭,光緒多次想罷免他的職位,多虧李鴻章向光緒上書,表示丁汝昌是忠厚的人,才保住他的提督地位。隨后其又被清政府調至黃海,去對抗強大的日本海軍。據丁汝昌簡介中記載,一次大戰之中因清政府指揮混亂,其帶領的北洋艦隊與日艦一路作戰,一路敗退。但是他心存不甘,卻無力改變現狀,被日艦圍攻。雖然彈盡糧絕,但士氣高漲,多次突圍,因日軍裝備先進被多次擊退,最后兵敗,損失巨大。
丁汝昌的艦隊被調往內海進行修理,他也將面臨審判,他卻不以為然仍然為海防所擔心,日軍勸其投降也被回絕。他決心抵抗到底,與日軍在劉公島進行死戰,日艦眾多,又裝備先進。他不斷用遠炮打擊,但作用不大,日軍夜間偷襲,不斷用魚雷進攻,丁汝昌的部隊損失慘重,再次兵敗。日軍再次勸其投降,再次被丁汝昌回絕,但是兵敗如山倒,這次他已無力回天,在戰后丁汝昌十分自責,后以死謝罪,其忠心衛國的事跡傳開后,聽者無不落淚,丁汝昌簡介到此結束。
丁汝昌投降了嗎
在甲午中日戰爭中,丁汝昌以死謝國后,清軍與日軍就簽訂了停戰協議,于是當時的人們都開始質疑丁汝昌,丁汝昌投降了嗎這個話題一度引起爭議。有人認為丁汝昌愛國將領這個頭銜只是某些人加上去的,他在當時的表現并不能稱得上愛國。因為丁汝昌在北洋水師即將全軍覆沒的時候,派手下前去和日軍談和,但談判的內容卻是以清軍投降為條件的。甚至有人認為丁汝昌自殺的原因是為了避免家人遭受朝廷的誅罰,并非以死報國,那么丁汝昌投降了嗎?
有人認為丁汝昌沒有投降,1895年日軍艦隊司令給丁汝昌送來了勸降信,當時他沒有答復日軍并將信件轉交給了李鴻章,還表示誓死不投降。丁汝昌當時還為自己備好了棺材,準備與日軍拼命到底,在對戰中英勇殺敵,沒有絲毫退縮。因此有人認為這證明了他不是貪生怕死的人,而且他當時正處于被人質疑能力的處境,如果他當時投降只會讓流言落下口實,所以他并沒有投降。
在簽署停戰協議時,日軍稱丁汝昌給他們留下了兩封手寫的投降書,清政府便認定丁汝昌是此次戰敗的罪人,因此他死后朝廷還下令在其棺材上加三把銅鎖以示其罪,還不得下葬。如此說來丁汝昌只是當時腐敗朝廷的替罪羊。僅根據日軍的口頭闡述并不能證明丁汝昌是否寫了投降書,所以丁汝昌投降了嗎這個問題至今未解。但無論真相是什么,他英勇無畏的與日軍戰斗的行為,都值得后人尊重。
歷史人物永遠擺脫不了被后人評價的命運。立場不同,評價自然也會有很大出入。有人對北洋水師名將丁汝昌丑化,有人持中立的態度。
丁汝昌是晚清時期的風云人物,他的上司是李鴻章。丁汝昌加入過太平軍,后來無奈跟隨了湘軍。他身為陸軍將領,因深受李鴻章的信任,兼任了北洋海軍提督?墒嵌∪瓴龑覍疫`反紀律、出租住所、與下屬鬧得關系不好、克扣工費、損壞軍艦。即便上述丁汝昌的過錯大于他的功績,那世人對丁汝昌丑化,也不能持形而上學否定觀的態度。
誠然,丁汝昌有過失,但是人們也應該辯證地看待他所做過的事情,而不能任意丑化,那么人們丑化丁汝昌的依據有哪些呢?首先有人說他指揮作戰的水平不高,那么事實是什么樣的呢?丁汝昌在受教育的時候對海軍方面的知識沒有多少接觸,這就導致了他的艦隊作戰能力一般。不過丁汝昌也有努力的一面,為了能使自己的艦隊變得更好,他努力地學習海軍知識,并多次指揮艦隊進行實戰演習。然后有人說他害怕戰爭,事實上他幾乎參加了北洋艦隊的所有戰役。這類指責其實也表明了朝廷大員害怕承擔責任的心理,因為他們需要為甲午戰敗找借口,他們需要找替罪羊,而丁汝昌不幸淪為他們的替罪羊。歷史證明世人對丁汝昌丑化,其實就是在丑化他們自己。
丁汝昌紀念館
丁汝昌紀念館坐落于廬江縣,是由原來的丁氏宗祠改建而成。為了紀念丁汝昌,石頭鎮人民政府在醒目的地方放置了他的雕像。據當地居民稱丁氏宗祠以前規模很大,但在文革時期被破壞,只有一間小房間幸免于難,得以保存下來。
據說這個紀念館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這座歷史悠久的紀念館內囊括了丁氏的祠堂和私宅,并且祠堂匾額是由李鴻章大人手寫贈與的。過去的丁氏宗祠有池塘也有古井,由大理石打造池塘沿岸更是別有一番風味。然而這個歷史悠久的祠堂經歷文革的打擊之后,原本的恢弘美景都被破壞,現在再到丁汝昌紀念館能看到的就只有野草和樹木了。
其實這座由祠堂改建而來的紀念館的不幸遭遇不止是文革時期的破壞,以前石頭公社急需木料修建辦公樓以及蓋小學時,丁汝昌紀念館就面臨著被拆的危險。最終還是沒能逃過這一劫,被拆得只剩一間房。后來隨著人們對丁汝昌的關注越來越高,政府開始重視丁汝昌紀念館的重建工作。
根據一些老人的記憶以及政府工作力度的加大,最終完成了紀念館重建工作,而且建的比之前的丁氏宗祠更好,還原舊貌的同時增加了很多具有現實意義的東西,如文化展區、保護區等,丁汝昌紀念館隨著時間的推移,將有可能發展成旅游景區,丁汝昌的事跡就能夠流傳于世,從而引導國人熱愛國家,報效民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89532.html
相關閱讀:王熙鳳操辦的兩場葬禮 竟是她人生的高點與末路
大漢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國叫囂
重溫血漿經濟和艾滋病的混亂時代
三十五個真實的中國歷史
選人用人須經得住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