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公元1444年 大學士楊士奇去世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明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楊士奇,明中期著名大臣,與楊溥、楊榮并稱“三楊”。三楊公正清廉,忠于職守,威信極高。楊士奇(1364~1444),名寓,字士奇,江西泰和人,為三楊之首,歷任編修、侍講之職。永樂十五年(1417)遷翰林學士。仁宗即位時,升為禮部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不久又加少保、少傅等銜。英宗即位后,太皇太后任用楊士奇、楊榮、楊溥,凡事均向三人咨議,然后裁決。楊士奇輔政,重邊防,慎刑獄,嚴百司,頗有政聲。正統九年(1444)三月十四日,楊士奇逝世,享年80,贈太師,謚文貞。有《二三朝圣論》集、《歷代名臣奏議》及《東里集》等著作。1446年,三楊中最后一位楊溥去世,朝廷更無良臣,加之王振權勢日甚,朝政被宦官所亂。
以賦稅折銀
正統元年(1436)八月,英宗同意仿照洪武時期的“折色”制,確定以歲賦折銀入內承運庫,稱為“金花銀”。針對當時糧食運送狀況,都察院右副周詮上奏朝庭,指出官俸支米,運到南京的費用太高,常以米易貨,貴買賤賣,其價值不及原來的十分之一。故請求在南畿、浙江、江西、湖廣等水運不方便的地方,用折取白金、布帛代替官俸米的辦法,送京都充當薪俸。英宗于八月開始在全國范圍內推行“折色”制。稅賦折銀的全面推行,大大減輕了運輸的壓力,倉庫存糧逐漸減少。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92718.html

相關閱讀:明朝人的性觀念
少保武英殿大學士、少傅、太子太傅、建極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韓
李之藻
明朝為何承認越南獨立:只因七萬明朝大軍全軍覆沒
閩、浙地區古代明教失蹤之謎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