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歷史上有三家分晉和三分歸晉分別指的是什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晉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歷史上有三家分晉和三分歸晉分別指的是什么?

  春秋戰國有三家分晉,三國終結有三分歸晉,這是歷史的巧合么?

  三家分晉是指中國春秋末年,晉國被韓、趙、魏三家瓜 分的事件。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家為諸侯。司馬光的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鑒》的記載就從這一事件開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作為春秋與戰國的分界。

  前376年,韓、趙、魏廢晉靜公,將晉公室剩余土地全部瓜分。因此韓、趙、魏三國又被合稱為“三晉”。三家分晉是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事件。它是中國奴隸社會瓦解,封建社會確定的標志。 “三家分晉”成為了中國春秋時代和戰國時代的分界點,戰國即由此起始。宋代著名史學家司馬光撰《資治通鑒》,就是從這一年開始,記載的第一件事即是“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同時也標志著新興地主階級登上歷史舞臺,推動了封建制度的確立。 春秋五霸之一的晉國滅亡了,戰國七雄中的韓、趙、魏三國產生了,由此奴隸社會開始向封建社會過渡,霸權政治結束了,七雄兼并的戰國序幕揭開了。

  三分歸晉:中國古代三國末期,司馬氏家族篡魏滅蜀以后,兵伐東吳,滅了孫皓,自此以曹操、劉備、孫權為主的魏、蜀、吳三國歸于晉帝司馬炎,史稱西晉。

  在漢末長達84年的分裂時期,戰爭不息,給勞動人民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和無窮無盡的苦難,比之西漢,人口大為減少,生產出現了大倒退。西晉統一之后,社會比前安定,政府又采取一系列措施,如移吳、蜀稠密的人口于地廣人稀的北方,勸課農桑,輕徭薄賦等,因此,農業生產在全國各地都得到了很大的恢復。

  總之,西晉的統一,是有重大的歷史意義的。正所謂“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94066.html

相關閱讀:自亂陣腳的苻堅
東晉哪位皇帝和皇后一起吃仙丹 致兩人先后去世
東晉的時尚
魏晉史上的王戎和嶠遇大喪玩孝順竟為博名?
淺析書圣王羲之的藝術行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