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欲從權臣高歡手中奪回朝政大權,失敗后西逃長安投靠宇文泰,北魏遂分為東魏和西魏兩國。原北魏大將獨孤信也拋家棄子離開洛陽,追隨孝武帝來到長安。獨孤信是大同人,生長于大同,北魏時從軍,歷經惡戰,終成魏國名將,在西魏時成為極具勢力的八大朝臣之一。獨孤信在歷史上非常有名,他的名氣不在于他的戰功,不在于他的政績,而在于他的女兒。 歷史
獨孤信的大女兒嫁給好友宇文泰的長子宇文毓,宇文毓即北周的第二個皇帝周明帝,大女兒成為明敬皇后。獨孤信的第四個女兒嫁給同為西魏八大朝臣之一的李虎之子李?,李?的兒子便是李淵,李淵后來滅掉隋朝建立大唐王朝。獨孤信的這個女兒雖然沒有成為皇后,但被李淵尊為皇太后。她是唐朝的第一個皇太后,史稱唐元貞皇后。獨孤信的小女兒叫做獨孤伽羅,嫁給了獨孤信一手提撥起來,也位列八大朝臣的楊忠的兒子楊堅,楊堅便是創立隋朝的隋文帝,獨孤伽羅遂成為隋朝的開國皇后,史稱文獻皇后。
歷史
在三個女兒中,獨孤伽羅最有魄力。她柔順恭孝,謙卑自守,很受隋文帝寵愛。生活儉樸不好華麗,專喜讀書,識古達今。文帝治政稍有不妥之處,她就忠心苦勸,做了很多有益之事。在她的幫助下,楊堅最終廢周建隋,并統一全國,結束了中華三百余年的分裂局面。
##天子楊堅“不得自由” 歷史
史書稱獨孤伽羅妒心極重。不過從另一方面來看,她算得上中國最早提倡一夫一妻制的人,并且極其認真地身體力行。
《隋書·列傳第一》中有這樣一句話:“高祖與后相得,誓無異生之子。”即楊堅發誓再不和別的女人生孩子。楊堅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直到獨孤伽羅去世,楊堅除了有一次與尉遲迥的孫女兩廂情悅發生“一夜情”之外,再沒找過其他女人。他的五個兒子皆為獨孤皇后所生。楊堅能做到這一點,除了兩個人感情極深的緣故,獨孤伽羅把楊堅看得很緊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說到楊堅的那次“一夜情”,其實是一場愛情悲劇。楊堅正打算稱帝時,北周舊將尉遲迥起兵欲消滅楊堅,反被楊堅打敗,其孫女被沒入宮中成為宮女。尉遲氏是一個絕色美女,楊堅一見傾心,竟沒有把持住自己,與之私會,大有相見恨晚之意。第二天上朝完畢,楊堅興沖沖地直奔尉遲氏所在的仁壽宮,打算再續前緣。哪知道仁壽宮的宮女告訴他,上午獨孤皇后來了一趟,二話不說就把尉遲氏打死了。楊堅縱馬出城,邊哭邊跑,一直跑到深山中。這一回楊堅確實是對尉遲氏動了感情。尉遲氏給他的是一個女人的柔情,而獨孤伽羅對他來說,則更像一個政治搭檔。為了對抗妻子,楊堅把江山都扔在了一邊。大臣高?、楊素帶人找到楊堅,拉住楊堅的馬苦求他回朝理政。楊堅淚流滿面,嘆息道:“吾貴為天子,而不得自由!”
偏心楊廣終致亡國 歷史
獨孤皇后不僅要求自家丈夫“從一而終”,對身邊的人都以這個標準作為對其道德的衡量尺度。凡是諸王及朝臣中娶了妾,并且使妾懷孕者,她一定要讓楊廣當面嚴厲斥責。那位苦勸楊堅回宮的高?,就是因為夫妻關系搞得不太好,老婆早死,而小妾竟然還為他生了個孩子,讓獨孤皇后很是不爽,于是幾次三番在楊廣面前說高?的壞話,終于把高?罷了官。
更要命的是太子也是因為差不多同樣的原因被廢。當時皇太子楊勇不理他母親這一套,東宮之中多內寵。后來太子妃元氏暴亡,太子最喜的愛妾云氏有孕。獨孤皇后便以太子縱容云氏害死元氏為理由,廢掉太子。而次子晉王楊廣知道父親喜歡儉樸,便處處節儉,知道母親獨孤氏提倡“一夫一妻制”,就只和妻子蕭氏相處,因此而得到獨孤氏的鼎力支持,終于登上太子之位。
仁壽二年(公元602年)八月,獨孤皇后病亡,終年59歲。隋文帝楊堅沒了約束,開始寵幸后妃。但畢竟楊堅此時已經是六十多歲的人了,而且久不近女色,不免過于放縱,不到兩年工夫,便病臥仁壽宮。仁壽四年秋七月,楊堅病重,臥榻難起。他十分后悔,對侍者感慨道:“如果皇后還在,我還能多活幾年。”是年七月,楊廣謀殺楊堅,成為隋煬帝。楊廣繼帝位之后,窮兵黷武,民不聊生。公元619年,隋亡。 歷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94093.html
相關閱讀:隋末梁王蕭銑簡介:梁皇室后裔兵敗降唐后被誅殺
增勤法師:長安佛教歷史進程概論
唐太宗怎么讓秦瓊和尉遲恭當門神?門神的來歷
羅成在歷史上的原型是誰? 羅成是怎么死的?
隋唐政治制度的起源:多出自西魏和其后的北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