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公元775年 田承嗣反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唐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大歷十年(775)正月,魏博節度使田承嗣叛唐,帶兵攻占相州。四月,代宗命令河東節度使薛兼訓、成德節度使李寶臣、淄青節度使李正已等發兵討伐田承嗣。田承嗣作戰不利,于是用計離間諸節度使,使他們相互猜忌,相繼退兵。而田承嗣又兩次上表請罪,代宗只得赦免其罪。776年,汴將李靈曜據城叛亂,田承嗣派兵支援。代宗又下令討伐,李寶臣派其裨將李重倩大敗援軍,李靈曜聞訊,連夜逃走。之后,田承嗣又上表謝罪,代宗無奈,只得再恢復他的官爵。大歷十四年(779)二月,田承嗣病死,臨終命其侄田悅統管軍事,代宗即任命田悅為魏博留后。上層男子服長袍
隋唐時期男子冠服特點主要是:上層人物穿長袍,官員戴幞頭,百姓著短衫。直到五代,變化不大。隋唐朝廷都曾參照前朝舊制,改革輿服制度,規定天子、百官的官服用顏色來區分等級,用花紋表示官階。男子官服一般是頭戴烏紗幞頭,身穿圓領窄袖袍衫,衣長在膝下踝上,齊膝處設一道界線,稱為橫?,略存深衣舊跡;腰系紅?帶,足登烏皮六合靴。從皇帝到官吏,樣式幾乎相同。差別只在于材料、顏色和皮帶頭的裝飾。無官的地主階級隱士、野老,則喜穿高領寬緣的直裰,表示承襲儒者寬袍大袖的深衣古制,不許用鮮明色彩。差役仆夫多戴尖錐帽,穿麻線鞋,做事行路還須把衣角撩起扎在腰間。幞頭之制出于北齊,隋唐之初逐步定型。黑色紗羅做的軟胎帽(一度用木胎),到了五代時這兩條帶子平直分向兩邊,“軟腳”變成了“硬翅”,形成了宋代展翅漆紗幞頭,俗稱烏紗帽。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96191.html

相關閱讀:古人也有“簽名檔”:唐朝號為“花押”
裴行儉是個什么樣的人-如何評價唐朝名將裴行儉
榜下捉婿 宋代科舉造大批剩男剩女
楊萬春:唯一打敗李世民的人為何消失在歷史中
唐朝初年大齡剩女問題嚴重 連唐太宗都干預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