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李世民兒子吳王李恪造反了嗎?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唐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李世民兒子吳王李恪造反了嗎?

  從史料記載來看,李恪與父親的關系融洽,父子相愛,常與父親見面,甚至與李恪關系密切的人,太宗都會另眼看待。李恪頗得父親疼愛與欣賞,特別是“類己”的評價,這在有著家天下法則的帝制時代,是有著非常微妙的暗示意味。巍巍大唐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最繁華的國家,其疆域東至大海,西越巴爾卡什湖,南涉南海,北到興安嶺,遼闊之極!這么大的國家,該有多少大事亟待太宗處理?何況他共有十四子,又有多少“家事”需要決斷。但他竟然能對李恪如此關注,擠出時間,父子促膝,動之以父子真情,曉之以大義之理,申之以法不容情,娓娓道來,語重心長,他該對這個庶出卻非常像自己的兒子寄予多重的期望啊!

  貞觀十七年,因齊王李佑謀反案犯紇干承基的反咬,揪出了太子李承乾謀反,太子李承乾被廢,此時李世民“陰許”立魏王李泰,但因長孫無忌“固請”立晉王李治,并且因為“太宗面加譴讓。承乾曰:‘臣貴為太子,更何所求?但為泰所圖,特與朝臣謀自安之道。不逞之人,遂教臣為不軌之事。今若以泰為太子,所謂落其度內!谝蛑^侍臣曰:‘承乾言亦是。我若立泰,便是儲君之位可經求而得耳。泰立,承乾、晉王皆不存;晉王立,泰共承乾可無恙也!擞奶┯趯⒆鞅O”,遂立晉王。但因疑晉王李治仁弱,故欲改立吳王李恪,遭到長孫無忌的反對而作罷。

  在李恪不得為儲的問題上,李恪的隋楊血脈,這個問題比較的微妙,非一兩句話可以說清。關鍵還在“嫡庶有別”的問題上,此外,朝局形勢也有著重大影響。李恪有無爭儲之心,目前史書并無具體記載;并考后世對李恪的良好評價,有自知之明,而不輕舉妄動,李恪還是很當得起的。

  不過此事,使得當時的國舅長孫無忌,將李恪視其為眼中釘。等到李治登基,長孫無忌掌權,后來的事態發展就越來越朝著不利于李恪的形勢發展,后來其憑借手中的權勢,先謀立太子李忠,后借“房遺愛謀反案”冤殺了吳王李恪以及流放江夏王李道宗。

  永徽蒙冤

  650年(永徽元年),李恪時為高宗李治在世最為年長的兄長,官拜司空,并被授予梁州都督的官職。不久之后,又被改封為都督安隨溫沔復五州諸軍事安州刺史。

  651年(永徽二年),加授官職太子太師。

  653年(永徽四年)年初,因高陽公主告房遺直對自己無理,從而引發了初唐時期最大的一樁政治冤案。房遺愛為活命想效法紇干承基,遂長孫無忌心意而誣告李恪謀反,致其遇害,根據墓志記載:永徽四年二月初二,李恪在長安宮禁之內被縊殺,年約三十四歲。有子四人,李仁、李瑋、李琨、李?皆未成年,全部流放嶺表;有女亦四人,現已知第四女信安縣主被罰守獻陵。

  據《資治通鑒》和《冊府元龜》記載,案發后,高宗召見房遺愛:“我與你是親戚,為什么要謀反?”房遺愛則回答道:“我包藏禍心,罪該萬死,但是我告發吳王李恪是希望贖罪,因為我看見貞觀年間,紇干承基、游文芝一起與侯君集、劉蘭共同謀反,后來承基告發侯君集、游文芝和劉蘭,自己得以保全首級并得到了官爵!崩钪温勓员阒苯踊亓艘痪洌骸澳愠惺芰松泄鞯淖饦s,怎么能與承基相比?現在告發李恪謀反已經太晚了!备咦谟谑强拗鴮κ坛颊f:“荊王是我的叔父,吳王是我的兄長,我想赦免他們的死罪,可以嗎?”兵部尚書崔敦禮說:“過去周公誅除管叔蔡叔,漢景帝平七國之亂,然后是漢昭帝的時候,燕王和蓋長公主謀逆,都以國家法度處以應有的刑罰,這些前事都不遠,陛下怎么能改動法律就為了施舍恩情呢?”高宗于是放棄了求情。李恪在臨死前,怒罵長孫無忌弄權,如果祖先宗廟有靈,他的家族離覆滅不遠。此事,亦被后世認為是長孫無忌應有此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98143.html

相關閱讀:榜下捉婿 宋代科舉造大批剩男剩女
裴行儉是個什么樣的人-如何評價唐朝名將裴行儉
楊萬春:唯一打敗李世民的人為何消失在歷史中
古人也有“簽名檔”:唐朝號為“花押”
唐朝初年大齡剩女問題嚴重 連唐太宗都干預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