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南燕、后秦
南燕是鮮卑貴族慕容氏建立的國家,在今山東和河南東部,以廣固(今山東益都)為都城,屢次南侵,東晉的北邊很不安寧。義熙五年(409年),劉裕親率大軍北伐,水陸并進,連破燕軍。次年二月,就滅掉南燕。
后秦是羌族貴族建立的國家,在今陜西、甘肅和河南西部,以長安為都城;感、譙縱叛亂,都得到后秦的支持。義熙十二年(416年),后秦的統治集團發生爭權斗爭,劉裕乘機出兵兩路,于次年八月攻破長安,滅掉后秦。
劉裕伐南燕時,“河北居民荷戈負糧至者,日有千數!狈ズ笄貢r,軍糧不繼,“百姓競送義粟”,使晉軍“軍食復振”?梢娺@兩次出兵都得到北方漢族人民的歡迎和支援。
整頓政治、經濟
劉裕從他掌權時起,到他代晉做了皇帝,曾對當時積弊已久的政治、經濟狀況有所整頓。主要有如下四個方面:
一、整頓吏治?他當時罷掉或處死的官吏有許多是士族或皇族出身。他的親信、功臣中有“驕縱貪侈,不恤政事”的,他也嚴厲懲罰,甚之處死。
二、重用寒人?東晉時期,中央和州、郡的大權一直掌握在王、謝、庾、桓四大家族手中,選拔官吏,主要依據門第,所謂“下品無高門,上品無賤族”。選出的官吏多是無才無識之輩。劉裕掌權后,下令改變這種狀況,要求按照九品中正制初置時的精神選拔人才。他重用出身“寒微”的人,如劉穆之、檀道濟、王鎮惡、趙倫之等。
三、繼續實行“土斷”,抑制兼并?劉裕于義熙九年(413年)再次實行“土斷”政策。除南徐、南兗、南青三州都在晉陵(今江蘇鎮江、常州一帶)界內,不在土斷之列外,其余都依界土斷。多數僑置郡、縣被合并或取消。在戶籍上,不再分土著和僑人。對于勢家大族隱藏戶口的,嚴厲清查。還禁止豪強封錮山澤、亂收租稅,人民可以任意樵采捕撈。
四、整頓賦役制度?劉裕下令嚴禁地方官吏濫征租稅、徭役,規定租稅、徭役,都以現存戶口為準。凡是州、郡、縣的官吏利用官府之名,占據屯田、園地的,一律廢除。凡宮府需要的物資,“與民和市”,照價給錢,不得征調。還減輕雜稅、徭役等。
劉裕對政治、經濟的整頓,進一步打擊了腐朽、黑暗的貴族、士族勢力,改善了政治和社會狀況,對勞動人民的痛苦亦有所減輕。
廢普建宋
劉裕由于功高權大,在安帝義熙十二年(416年),任相國,封宋公。次年,進爵為王。又次年,安帝死,恭帝立,劉裕輔政,掌握東晉軍政大權。六月,恭帝禪(sh?善)位,劉裕正式稱帝,是為武帝,國號宋,史稱“劉宋”,年號永初。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99959.html
相關閱讀:自亂陣腳的苻堅
東晉哪位皇帝和皇后一起吃仙丹 致兩人先后去世
東晉的時尚
魏晉史上的王戎和嶠遇大喪玩孝順竟為博名?
淺析書圣王羲之的藝術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