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這樣一天天一年年地過著,姜子牙還是天天在渭水河邊釣魚。一天,周文王打算出去打獵,占卜的結果說:"出獵所獲不是龍也事是貘,不是虎也不是熊,而是能夠輔佐你成就霸業的人才。"周文王又回想起夢中先人說過的話"圣人出現之日,就是周拯興之時,于是滿心歡喜地外出打獵。不經意間就來到了渭水之濱。幽靜的林間傳來了陣陣馬的嘶鳴,喧嘩的人聲也由遠而近。姜子牙看見一個王者打扮的人向這邊走來。文王見這位垂釣老者一副超然物外的神情,便上前與他交談起來。姜子牙不失時機地告訴文王自己的身世,兩人談得非常投機。讓周文王驚訝的是,一個天天以釣魚為樂的窮老頭,對天下大事以及國家的武攻文治知道得這樣清楚,知識又是如此的淵博,而且觀點新穎見解獨到。他還發現這個釣魚的窮老頭對五行數術及用兵之法有很深的造詣。求賢若渴的周文王從姜子牙睿智、機敏的談吐中發現,此人正是自己所要尋訪的大賢。他高興地感嘆:"我的先祖太公,早就寄希望于你啦!"于是周文王用最隆重的禮節款待他,并把他讓上自己坐的馬車,可是這個窮老頭還真不識抬舉,看到周文王這么尊重他他反到擺起譜來。周文王坐的馬車他不但不上,還非得讓周文王親自背著他回城。當時,天下沒有第二個人能坐上周文王的車,讓他坐在車里文王親自為他趕車還不行,這已經是天下最重的禮遇了,除姜子牙外天下還沒有第二個人能遇到這樣的禮遇。這可難為了周文王:不背吧,國家朝廷求賢若渴,正是用人才的時候,不能失去這們難得的人才。背吧,面子又不好看,自古以來哪有國君背臣民的?為了國家興旺就不要考慮個人面子了,想到這,周文王真的背起來姜子牙向城中走去。走了一小段的路程后,把周文王累得滿頭大汗,氣喘噓噓,趴在周文王背上面的姜子牙似乎一點也不知體諒別人,看到把文王累成這樣,嘴里卻總是說:"再多走幾步……"周文王實在走不動了,就把姜子牙放了下來。周文王這時累得也顧不上國君的面子了,坐在地上滿臉流汗,姜子牙看著累得汗流滿面的周文王,笑著對他說:"你一共背我走了二百九十四步,我要保你大周江山二百九十四年,一步一年呀"說完他又哈哈大笑起來。文王聽姜子牙這么一說,立刻來了精神頭,也不感覺累了,一骨碌就爬起來拽過姜子牙還要背,這時姜子牙笑著說:"再背就不靈了,就二百九十四年吧,我們坐車回城。"后來,姜子牙又輔佐文王之子武王滅了商紂王,武王也尊他為軍師和先生。東周從公元前的770年直到諸候割據的春秋時代末期的公元前476年,恰好剛剛是294年,正應了當年周文王背姜子牙的294步。從此以后中國歷史就進入了群雄并起的戰國時代,這是后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00296.html
相關閱讀: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圣人之一:周公
后稷
伯夷
姬瑕
周朝中國的社會形態改革:奴隸逐漸變成了自耕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