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超和謝玄都是東晉時的大官。可是,他們兩個人一直不和。
當時,華北西北一帶,處于大混亂中。后來苻堅統一了北中國,號稱大案大王。公元383年,苻堅征集了八九十萬人馬,南下進攻東晉。先是占領了襄陽,攻下壽春,最后屯兵淝水(今安徽合肥壽縣間)。東晉政權處于存亡絕續的緊急關頭,這時,朝中有人倡議派謝玄帶兵前去迎敵。可是,大家意見不一致,有的贊成,有的反對。而郗超卻極力推薦、支持謝玄。他說:派謝玄去是必定能成功的。我過去和他在桓宣武(桓溫)下面共過事,他每作一件事,總是勤勤懇懇、竭盡自己的才智;即使是一些小事情,他也是兢兢業業地把它做好,由此可以推知,謝玄一定能勝此大任。
后來謝玄領兵北伐。在人民的支持下,謝玄雖然只有八萬人,但因人人奮勇,謝玄指揮得當,晉兵渡淝猛擊案兵,案兵粉粉潰散。茶堅單騎遁還,一路上真是風聲髓唳,草木皆兵,書夜不敢停息,逃回了洛陽。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戰”。
謝玄大敗案兵之后,當時的人們都很稱贊郗超的遠見,特別是佩服他能不以個人愛憎而以國事為重,薦舉賢才的雅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00322.html
相關閱讀:魏晉史上的王戎和嶠遇大喪玩孝順竟為博名?
東晉哪位皇帝和皇后一起吃仙丹 致兩人先后去世
東晉的時尚
自亂陣腳的苻堅
淺析書圣王羲之的藝術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