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時候,癡迷傳統說書藝人的《興唐傳》,對隋末英雄排行榜中武藝最高的前十位如數家珍,比如李元霸,這位號稱隋末第一條好漢的大英雄擅使一對擂鼓甕金錘,而第二條好漢叫做宇文成都,殺人的兵器是一條鳳翅鎦金鏜,依次排列的則是裴元慶、雄闊海、伍天錫、伍云召、羅成等人,后來知道這些好漢們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好多都是民間藝人虛構的,屬于市井文學范疇,當不得真。比如李元霸,史上確有其人,他是李淵的第三子,但很早就因病而死翹翹了。
但唐史中確實存在著英雄排行榜中的真實人物,且大多都被唐太宗李世民所籠絡,李二依靠著這群心腹愛將,在隋末亂世中撈取到足夠的政治資本后,又依靠這些死黨發動了血腥的“玄武門政變”,奪取了帝位,然后按照功勞大小,排位位,分果果,成全了凌煙閣上的所謂二十四名功臣。這其中給他扮演殺人武器的尉遲恭、程咬金、秦瓊等都榜上有名,分列第七、第十九和第二十四位,這三位功臣雖然在評書《興唐傳》英雄排行榜中名次靠后,但卻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不折不扣、頂天立地的大英雄,在民間享有盛譽,也是李世民在武將群中最鐘愛的幾個人。
凌煙閣功臣排名靠得是貢獻大小,兼顧了親情同時也摻雜了李世民個人喜好,而不是單看武藝高下和單打獨斗能力,向來憑力氣吃飯和成為殺人工具的都趕不上耍嘴皮子的,歷來帝王論功行賞都是文臣占優而武將吃虧,所謂文韜武略,文總是靠前的,而武將中蛋糕分得最大的是鄂國公尉遲敬德,原因在于這位黑大漢不僅武藝高強,而且尉遲哥們兒在玄武門政變中表現的最為積極,一箭射殺了太子黨最重要的支持者齊王李元吉,永絕了李世民心頭大患,尉遲敬德用實際行動表明了赤膽忠心,所以讓李世民很感動也很放心。
老蔡根據野史記錄,八卦一下尉遲敬德、程知節、秦叔寶的戰力,看看他們究竟誰的武藝最高?又是因何在凌煙閣中排名榜上有高下之分的?先看看秦瓊秦叔寶,唐人胡璩在《譚賓錄》中載,唐太宗李世民在當秦王時,率領手下這群猛人東征西討,每次臨敵掠陣,看到對方那些耀武揚威的驍勇戰將氣焰囂張,不可一世的樣子,就很不爽,回身發問,誰去給我把對方主將滅了?秦叔寶總是第一個跳出來,心甘情愿充當“大殺器”,領命躍馬,提槍而去(評書中說秦同學善使雙锏,看來不靠譜),秦叔寶每次打仗都玩命,而且是單槍匹馬玩命,見過不要命的,沒見過這么不要命的,秦同學所到之處,人馬俱倒,對方只要是亂了陣腳,李二就會揮師進擊,每次旗開得勝,這一招屢試不爽。能被李二看上眼,點將出陣,且能在千軍萬馬之中取人吃飯的家伙如探囊取物一樣,可見秦叔寶武藝是非常出眾的。
秦叔寶戰功赫赫,是李二麾下最著名的“特級戰斗英雄”,之所以在凌煙閣上排名殿后,表面上的原因是戰場上拼殺奮不顧身,流血太多,而導致疾病纏身,唐朝一統天下后就再無帶兵打陣經歷,而是長期“休假性治療”。老秦自己都曾經直言不諱的告訴別人,我從年輕時就開始了戎馬生活,前后經歷過二百多陣仗,屢負重傷,計算一下我出的血也有許多升了,又怎么能沒病呢?在凌煙閣李二分果果的時候,秦叔寶已經病死五年之久了,一個死去的人和活人爭什么?其實這里面還隱藏著一段驚天隱情,在所有正史上,唯有《舊唐書》載秦同學參加了李二的玄武門“反革命暴亂”,而其他史書都無佐證,極有可能秦叔寶并未參加李二的那次不光彩的窩里斗,而是和英國公李績一樣保持中立,一身玩命的秦同學在老大李二最需要他玩命的時候沒有踩上點兒,此前所有的玩命差點兒被一筆勾銷,政治上的點兒不清,思想上的首鼠兩端才是他排名最后一位的重要原因。否則就很難解釋為什么此前無論是在軍功還是官職上都排名靠前的秦同學何以在凌煙閣上只是搭了個末班車呢?
《譚賓錄》里還記載了另一位猛人程知節的戰場軼事,初唐時,裴行儼(這位是《興唐傳》中排名第三的裴元慶原型)領兵與王世充交戰,裴哥們也是一員虎將,聞見血腥味就興奮,于是身先士卒沖進敵陣砍瓜切菜一時殺得性起,結果被敵兵一箭射中,翻落馬下,這時,程知節奮不顧身殺入陣中,前去營救,不僅殺傷了大量敵兵,而且還擊潰了王世充的軍隊。程知節抱著裴行儼,二人共騎一匹馬回來時,被王世充的騎兵趕上,敵兵從后面一槊就刺穿了程知節,老程大喝一聲,回手便把穿過身體的槊折斷了,然后順勢一擊,將身后那個刺向他的敵兵殺了,老程的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威猛和霸氣讓自己和裴行儼都免除了殺身之禍,勝利大逃亡回到了軍中。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00339.html
相關閱讀:裴行儉是個什么樣的人-如何評價唐朝名將裴行儉
唐朝初年大齡剩女問題嚴重 連唐太宗都干預了!
古人也有“簽名檔”:唐朝號為“花押”
楊萬春:唯一打敗李世民的人為何消失在歷史中
榜下捉婿 宋代科舉造大批剩男剩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