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禹,姓姒名文命,字高密,父姒鯀,母女志。有史書記載,他是黃帝的玄孫,顓頊的孫子。唐堯時封為夏伯,稱伯禹。這種說法不可信,果真如此,禹豈不成了舜帝的太爺了。由于禹治水有功,后世尊其為“大禹”。
堯帝時,鯀奉命治水。由于鯀采用“墮高堙庳”的錯誤方法,導致九年治水無成。唐堯派舜去視察,發現他沒有一點成效,就在羽山(今江蘇)將鯀處死。還有一種傳說出自《山海經》,說鯀由于治水無功,就到天帝那里偷取息壤用來填堙洪水,被天帝發現后,派祝融殺鯀于羽山的荒野。據說鯀死后三年尸體不腐,用吳刀剖其腹,化為黃龍,這就是禹。舜帝即位后,仍然任命禹為司空,繼續負責治水工作。
禹是一位聰明能干、辦事勤謹的人。他接受治水的重任后,就帶著契、后稷、伯益、皋陶等助手迅速地投入到緊張的治水工作中去了。在治水的過程中,禹總結了父親的失敗原因,認為治水不能鏟高填低,而應該順應地勢的高低,高的填高,低的浚深,才能疏通水道。禹就像一個幾何教師一樣,終日揣著規、矩和繩子,穿梭于山間水畔,F在我們所說的“丈夫”一詞,據說就是從大禹治水而來的。因為大禹身高一丈,腳長一尺,大禹就用他身體的尺寸來丈量大地的。大禹治水時,傳說得到云華夫人授神鬼之書,并派狂章、虞余、黃魔、大翳、庚辰、童律等神助禹斫石疏波,決塞導?。由于禹一心撲在治水的事業上,從二十歲接受任務開始,到三十歲還沒有結婚。后來在涂山結識了一位叫女嬌的美女,就和她在臺桑結婚了!坝砣⑼可绞,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復往治水”。此后,多次路過家門而不入。經過十三年的不懈努力,大禹終于驅除了水患。
《淮南子》中有這樣一個故事,說大禹治水時,準備打通軒轅山(今河南),就變成一只大熊挖山取土。他事先和女嬌商量好,如果聽到鼓聲,女嬌就給他送午飯。有一次,大禹化做大熊,正挖得興起,不小心踏在了鼓上。女嬌聽到鼓聲,就拖著懷孕的身子給大禹送飯。到山上,女嬌左顧右盼,沒有見到丈夫的影子,只看見一只大熊在那里奮力挖掘。因受到驚嚇,欲逃。大禹見女嬌受嚇,來不及變回原形,就向女嬌追去。女嬌于嵩山下化為石,大禹力喚妻兒,石裂而生啟。
舜年老時,由于大禹治水功勞卓著,深得民心,迫使舜帝通過民主選舉,共推禹為部落聯盟首領。大禹遂繼舜而為帝,建都陽城(今河南登封),稱國號為“夏后”,故稱“夏禹”。
大禹即位后,有三苗起兵進犯,禹親自率兵平息了戰亂。于是“四方歸之,辟土以王”。禹就在涂山大會諸侯。左丘明說:“禹會諸侯于涂山,執玉帛者萬國!笨梢姰敃r的盛況和大禹的威隆,同時也說明了大禹當時已建立了奴隸制國家的雛形。今安徽懷遠涂山有“禹王廟”和“禹王村”,傳說就是禹大會諸侯的地方。
涂山大會后,禹把九州各牧貢獻的青銅,鑄成九鼎!蹲髠鳌酚涊d:“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供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笔钦f禹收集天下之物,象之形而鑄之鼎,讓老百姓能分清神靈和鬼怪。后來鼎就成了****的象征。據說大禹平定三苗后,南方的防風族表面臣服,實際上暗中獨霸,不聽從大禹的統領,最后大禹當著各諸侯將防風氏處死,從此各方諸侯無不懾服。這就是行使皇權暴力的表現,與鑄九鼎一樣,隱約可見國家威信的建立。夏禹征服各部落后,實行“任土作貢”的政策,各部落酋長管理自己的部族,每年按土地寬廣和肥瘠的情況向“夏后”繳納貢賦。所以,夏禹實際上是夏王朝的奠基者。
夏禹在位四十五年,后東巡狩于會稽而死,葬于會稽山(今浙江)。浙江紹興有“禹陵”和“禹廟”,禹陵碑刻有“大禹陵”三字。傳說中大禹治水的遺跡有很多。山西河津有“禹門口”,相傳就是大禹用神斧所開;河南禹縣有“禹王鎖蛟井”,相傳就是大禹降服水怪蛟龍的地方;黃河三門峽上游有“禹王廟”,相傳是為了紀念大禹治水而奉祀的;四川《巫山縣志》記載:“斬龍臺,治西南八十里;錯開峽,一石特立。相傳禹王導水至此,一龍錯行水道,遂斬之,故峽名:錯開,臺名:斬龍!
有些史書評論,禹是古帝中最被崇拜的一人。大禹治水,體現了人定勝天的偉大精神,有人考證洪水的有無或大禹是否治過洪水,甚至是否真有大禹其人,都是沒有多大意義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00520.html
相關閱讀:李維明:追尋二里頭文化的真相
夏侯嬰中國第一好司機 曾給四任皇帝趕過車?
夏桀簡介,夏桀亡國,夏桀夏朝亡國之君,歷史上著名的暴君
夏帝胤甲簡介 傳說在位時天空中出現了十個太陽
大禹改禪讓為繼承的背后原因:母系社會已經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