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拉祜族的喪葬習俗是啥?為何盛行火葬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傳統文化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古代拉祜族盛行火葬,明、清以來大部分地區改為土葬。

  成年人死,不論男女均須鳴火槍,一是報喪,二是為死者靈魂開路。尸體先用清水擦洗,再用白布包裹后入棺停于堂屋,棺前擺放死者生前的生產、生活用具,并供一碗米,米上放一雞蛋(用于選墳址或火葬地點)。尸體在家停放的時間,老年人一般停三天,其余則于當天或次日出喪。出殯前,巫師要為死者唱喪歌,敘述死者從生到死的人生歷程,對死者生前的為人多加稱頌,并反復念誦靈魂返回祖先居地的路線及地名,以使亡靈牢記。

  保持火葬習谷的村塞均有一公共火葬場,多選在村寨旁的林邊平地。具體的火葬地點用蛋卜法選定,在雞蛋落地摔破處挖一淺坑,內架木柴,尸體置于其上。木柴按井字形狀層層架起,層數視死者性別而定,男性八層,女性九層,據說是因為男人的肋骨有八條,女人的肋骨有九條之故。最后由巫師或老人點火焚化。尸骨的處理各地略有不同,有的地區不掩埋骨灰,有的稍事掩埋。死者生前的生產生活用具或火化,或置于尸體焚化處。

  實行土葬的村寨也有公共墓地,墓址也靠蛋卜法選定。葬式有仰身直肢,也有側身屈肢,頭向東方。葬畢,參加葬禮的人帶一碗米到死者家中吃喪飯。

  不論是火葬還是土葬,下葬當天,全村停止生產,各家不舂米,以示對死者的哀悼。

  對被殺、自殺、摔死、淹死及被野獸咬死等非正常死亡,一般在其死亡處就地火化或埋葬,不舉行葬禮。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02224.html

相關閱讀:歷史上的古代人為何不會“走”呢?
京族人春節怎么過的?京族人的春節有什么活動
瑤族長鼓舞是怎樣的舞蹈?瑤族長鼓舞簡介
佤族飲食 佤族人在節日或接待客人時吃啥
傣族文學 傣族的民間文學是如何民展起來的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