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赫哲族的飲食習慣 赫哲族的傳統飯食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傳統文化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赫哲族的飲食,分魚肉、獸肉、野菜、野果、食用菌等多個種類,其中,尤以食魚為獨特。赫哲人的食魚,有剎生魚(塔拉克)、魚片(拉鋪特克)、刨花(蘇拉克)、魚干(烏切克特)、魚毛(它斯恨)、魚條、魚籽、魚籽干(查發)、烤魚(稍魯)、烤魚片(達勒格切)等。

  剎生魚的傳統做法是:以黑龍江特產的鯉魚、胖頭、鱘魚、鰉魚、草根等鮮活魚為原料,洗凈放血后剔下魚肉,切成細絲,拌上野生的江蔥和野辣椒,放些醋和鹽便可食用。沒有醋時,可把野櫻桃或名“酸漿”的野菜搗成漿汁拌上,味道十分鮮美,F在,剎生魚的佐料較以往大有不同。有土豆絲、黃瓜絲、菠菜絲、白菜絲、大頭菜絲、細粉絲等,再放大蔥、生姜、鹽、辣椒油和少許味精等調料,色、香、味俱全,吃起來鮮嫩爽口,是赫哲人待客之佳肴。

  魚片。是把鮮活的鯉魚、胖頭或鱘鰉魚肉剔下,去鱗(鱘鰉魚亦去皮)切成簿片,直接蘸醋、鹽吃。

  刨花。做法是把凍透的狗魚、牙巴斯哈、細鱗、鱘魚、鰉魚或蜇羅等剝皮,削成如同刨花似的簿片(有的直接用刨子推成刨花),蘸鹽、韭菜花、醋和辣椒油吃。

  魚干。將魚拿去內臟后曬干,可生吃,也可蒸、燉、烤著吃。一般春天多曬狗魚、鯉魚、鳊花、鯽魚;秋天多曬大馬哈魚。

  魚毛。炒魚毛的方法是:將草根、懷頭等肥碩鮮魚去鱗(懷頭去皮),取出內臟洗凈,切成大塊放鍋里煮熟,然后挑出魚骨、魚刺翻炒。炒的火候要適當,炒到顏色微黃不粘鍋、酥脆噴香時取出,裝入壇子、木柜或樺皮箱里,用凍好的魚油浸泡,封好口,放在陰涼處或儲藏于地下,以備長時間食用。

  魚條。將?條、狗魚、鮭魚等頭部去掉,尾部相連切成肉條曬干,曬好的魚條可以生吃,也可烤著吃。

  魚籽。主要是鱘鰉魚、大馬哈魚籽,腌好后生吃。

  魚籽干。將大馬哈魚籽曬干儲存起來,平時放在粥里煮著吃,別有味道。

  烤魚。先搭個架子,把魚條、干魚塊、魚坯子放在架上,架火熏烤,烤熟后儲藏起來。烤魚肉可以用開水泡開吃,也可以燉著吃或切成塊摻到魚毛中混著吃。

  烤魚片。這是赫哲人最慣常的吃法之一,即被外族人訛傳的所謂的“塔拉哈”!八睂崬榭爵~片,赫哲語準確的叫法是“達勒格切”。做法是將鮮活魚(一般都是鯉魚,也可用胖頭)肉貼脊骨片下,切成連搭薄肉片,用削尖的柳條串好,在炭火上燎烤,達六、七分熟后,擼凈魚鱗,順橫切成條塊,蘸放有辣椒油的醋、鹽吃,這種吃法鮮香四溢,每每會讓客人贊不絕口。

  歷史上,赫哲族以漁獵為生,魚獸肉一直是他們的主食。他們除有獨特的食魚方法,在食獸肉方面,也有自己獨到的方式。他們喜吃狍子肉、野豬肉。早年也吃熊肉、鹿肉。他們捕到野獸后,將肉燉著吃、烤著吃,如果有剩余還曬獸肉干、曬肉條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04025.html

相關閱讀:瑤族長鼓舞是怎樣的舞蹈?瑤族長鼓舞簡介
傣族文學 傣族的民間文學是如何民展起來的
京族人春節怎么過的?京族人的春節有什么活動
佤族飲食 佤族人在節日或接待客人時吃啥
歷史上的古代人為何不會“走”呢?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