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在接收北平的機構,五六家之多,光那個你想黨,就它黨政系統,軍事系統還有特務系統等等吧,有五六家之多,光掛牌的接收機構就三十幾個,接收的物資最后入庫的五分之一,五分之四就沒了,那就肯定是被不是被部門給所有了,或者叫個人就貪污了,用北京話個人給秘了,這種現象都有。
戴笠 資料圖
本文摘自鳳凰衛視8月21日《鳳凰大視野》,以下為文字實錄:
陳曉楠: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的接收混亂不堪,東北呢又因為蘇聯的不配合沒有辦法接收,這些都讓蔣介石苦惱不已,同樣作為清王朝最后的都城北平也沒有逃脫劫收的惡運,北平是華北重鎮歷史文化名城,在8年的淪陷時間里,是日本向內陸地區進攻的后方基地之一,因而也集聚了大量的財產,那么其中北平的“房子登科”尤為嚴重,日汪轉交的房產有一萬四千多所,被接收的卻只有三百八十多所,和別處不同的是,北平還出現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六子登科”,比金子、房子、車子、票子、女子這五子還多了一子就是廚子,能搶到一個會做各種好菜的廚子對于接收大員們來說,無疑也是一件無上光榮而又快慰的事情。
解說:抗戰勝利后,國民政府里充當接收大員的人員眾多,其中以陳立夫、陳果夫領導的中統和戴笠領導的軍統勢頭最勁,而這兩個蔣介石頗為信賴的部門在抗戰勝利后,相繼更名為黨通局和保密局。
楊玉昆(北京市檔案學會原副秘書長):其中最橫的是什么,最橫的就是特務,這特務其實咱們現在老說是軍統的特務,其實還包括中統的特務,這兩個部門當時叫見官大三級,因為他隨隨便便他就可以給你抓起來。
解說:當時北平保密局的站長叫馬漢三,同時他還兼著北平行轅肅奸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馬漢三從小在北平出生長大,早年參加過馮玉祥的西北軍,是一名下級軍官,1940年進入軍統,因為讀過書人又聰明,加上對北平情況熟悉,被戴笠任命為北平站站長,戴笠曾形象地比喻說,馬漢三就是我的一本字典,在北方要找誰一查字典就行了。
劉岳(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研究員):他是一抗戰時期就在北平工作過,包括在這個1940年的時候,北平曾經發生一個著名的軍統人員刺殺日本天皇的特使,就是高月保和乘兼悅郎,這件事情之后呢,他后來就跑了,抗戰勝利以后呢,馬漢三是保密局的北平站第一任站長,后來也兼北平民政局局長,就是在《北平無戰事》里邊吧,他管民事調配委員會。
解說:最先跳出來接收的自然是軍統人員,以馬漢三為代表的軍統特務,不僅充分演繹著“五子登科”的丑劇,更比別處有了稍勝一籌的新辦法。
劉岳:軍統人員接收人叫六子登科,除了這五子之外還有一子,什么呀廚子,就是北京這些做飯好的廚子都被軍統人員接收了,為什么呀?自己家里有一個好廚子給自己做好吃的,互相請客,還比誰家的廚子好,這個是很腐敗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04224.html
相關閱讀:王熙鳳操辦的兩場葬禮 竟是她人生的高點與末路
三十五個真實的中國歷史
大漢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國叫囂
選人用人須經得住倒查
重溫血漿經濟和艾滋病的混亂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