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中英雄們在歷史上的真實面目
1、秦瓊字叔寶
演義:《隋唐演義》中的主人公,仗義疏財的山東好漢,先為瓦崗寨大元帥,后投奔李唐,成為李世民手下的數一數二的大將。
歷史原型:初隨隋將來護兒、張須陀鎮壓起義軍,以勇悍聞名。張須陀被瓦崗寨擊殺,秦瓊轉投隋將裴仁基,后隨裴仁基降瓦崗寨。及瓦崗寨李密兵敗,秦瓊又為王世充將,但他不齒王世充為人,公然反叛投唐,從此成為李世民的部將。秦瓊先后隨同李世民征討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屢立大功,逐漸成為秦王最為器重的部將,被封為翼國公(死后改封胡國公)。玄武門之變,秦瓊參與誅殺建成、元吉,但此后多病,蓋因征戰時老傷所致。貞觀十二年(638年)病死,陪葬昭陵,其畫像繪于凌煙閣。
評論:秦二哥實乃一勇夫爾。
2、程咬金字知節
演義:《隋唐演藝》中又一位主人公,外號‘混世魔王‘,人如其名,干的混事數不勝數,曾為瓦崗寨大魔國國王,后投降李唐,憑小聰明和運氣也立了不少大功。一生運氣極好,活到一百多歲,歷經高祖、太宗、高宗、武則天、中宗、睿宗六朝,可以說是隋唐英雄中第一福將。
歷史原型:自幼就以勇武聞名鄉里,尤其善于馬上使槍,后投李密,統率李密最精銳的近衛軍。李密兵敗,程咬金成為王世充部將。但程不愿為王世充部下,遂說動秦瓊等多員勇將一起叛逃,投入秦王李世民帳下。程咬金在李世民對宋金剛、竇建德、王世充的戰爭立下不少戰功,被封為宿國公(后改封盧國公)。后遭到太子一黨陷害,遂勸秦王先下手為強。玄武門之變后,歷任高官。唐高宗顯慶二年(657年),統率大軍征討西突厥阿史那賀魯,但因屠殺降軍,喪失人心,最終無功而返,因此被免官。但不久又被唐廷起用,此時咬金年事已高,遂向朝廷告老還鄉。麟德二年(665 年)病死(活得確實比較長),陪葬昭陵。
評論:除了活的長,其他沒什么特別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04664.html
相關閱讀:隋末梁王蕭銑簡介:梁皇室后裔兵敗降唐后被誅殺
隋唐政治制度的起源:多出自西魏和其后的北周
羅成在歷史上的原型是誰? 羅成是怎么死的?
唐太宗怎么讓秦瓊和尉遲恭當門神?門神的來歷
增勤法師:長安佛教歷史進程概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