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自稱拉祜納、拉祜西、拉祜普、戈搓等。民族他稱有鍋銼、苦聰、古宗、小古宗、黃古宗、小黃古宗、倮黑、大倮黑、小黃倮黑、目舍、緬、卡桂、阿當歸等等。內部主要分拉祜納和拉祜西兩大支系!袄铩币辉~的含義,1953年4月瀾滄拉祜族自治區(轄今瀾滄、孟連、西盟三縣)各族各界代表會議作出的《關于拉祜族自治區若干問題的報告》曾明文指出:“‘拉’即大家拉起手來,代表團結,‘祜’即代表幸福的意思!币院蟮脑S多文章和著作又把“拉祜”釋為“烤虎肉吃”、“獵虎民族”、“虎圖騰”等等,這是從不同的角度對“拉祜”一詞作出的解放。
拉祜族淵源于甘、青地區的古羌人,歷史上,曾有古羌人的部分支系向南遷徙,進入今云南境內,分布在金沙江南岸地帶,秦漢時期,活動于洱海地區的彝語支各族體被泛稱為“昆明夷”,其中便含有拉祜族的先民。自唐代起,拉祜族先民自金沙江南岸地帶分東西兩側陸續南遷。其中西路一支,經今彌渡、巍山,渡瀾滄江,到達臨滄,分布在瀾滄江以西地區,是為“拉祜族”。東路一支,順今哀牢山西側和無量山東側南下,分布在瀾滄江以東地區,為“拉祜西”。
與拉祜族有歷史淵源關系的彝族稱拉祜族納為“大倮黑”,拉祜西為“小倮黑”,稱拉祜族寨子為“倮黑加”。元代《經世大典?招逋總錄》證有“羅黑加”。這是有據可考的關于拉祜族居地的最早記載。由此可知,13世紀以前,拉祜族已經形成單一民族。
清代文獻中,開始出現接近于拉祜族自稱語音的族名,如雍正《云南通志》,書中將拉祜族記作“喇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經過民族識別,拉祜族被正式確認為單一民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07695.html
相關閱讀:瑤族長鼓舞是怎樣的舞蹈?瑤族長鼓舞簡介
歷史上的古代人為何不會“走”呢?
佤族飲食 佤族人在節日或接待客人時吃啥
京族人春節怎么過的?京族人的春節有什么活動
傣族文學 傣族的民間文學是如何民展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