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隋末重臣屈突通:被認為是評定王世充的頭號功臣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隋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屈突通(557年-628年11月20日),復姓屈突,鮮卑名坦豆拔,原籍昌黎郡徒河縣(在今遼寧省錦州市)人。先世為庫莫奚種人,依附鮮卑慕容氏,后隨北魏皇室遷居到洛陽。祖父屈突慶尚,任北魏黃門侍郎、北周邑川公,父親屈突長卿,任北周開府儀同三司、邛州刺史。屈突通稟性忠毅,善騎射。起家任北周司衛都中士,隋朝建立后,任左衛府司馬,襲爵邑川公。遷任左勛衛車騎將軍。

  隋開皇十七年(597年)三月,屈突通任親衛大都督,隋文帝派他到涼州一帶檢查牧政,查到兩萬匹私馬,隋文帝大怒要殺主管馬政的監官,屈突通說,為馬殺人非仁政,他愿一死以為一千五百人請命。當時流行的話說:“寧食三年艾,不見屈突蓋;寧食三年蔥,不見屈突通。”屈突通執法甚嚴,其弟屈突蓋也和他一樣。 歷史

  仁壽四年,隋文帝駕崩,隋煬帝楊廣即位,授備身郎將、正議大夫。大業七年,跟隨楊廣征討高句麗,升右光祿大夫、左候衛將軍。大業十一年,煬帝南巡江都,授左光祿大夫、右驍、左候二衛大將軍,委以鎮守都城長安的重任。

歷史


  唐高祖起兵,屈突通為隋朝守山西永濟,兵敗被俘,后歸唐,任兵部尚書,封蔣國公。武德元年(618年)淺水原之戰,大敗薛仁杲,諸將爭搶珠寶,他獨無所取。唐高祖對屈突通說:“公清正奉國,著自終始,名下定不虛也。”平定王世充,屈突通論功第一,加授陜東道大行臺、右仆射。武德九年,除為刑部尚書,后轉任工部尚書,不久任陜東道大行臺、尚書右仆射。

歷史

  貞觀初年(627年)廢除陜東道大行臺后,授使持節十一州諸軍事、洛州都督,賜實封六百戶,進左光祿大夫。貞觀二年十月十九日(公歷628年11月20日)病故于洛州官舍,年七十二。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葬于洛州河南縣千金鄉玄明里之北邙山。唐太宗痛惜不已,追贈尚書右仆射,謚曰忠。十七年(643),詔圖形于凌煙閣。二十三年(649),與房玄齡配饗太宗廟庭。唐高宗永徽五年(654),重贈司空。世子屈突壽襲爵。屈突通少子屈突詮官至瀛州刺史。屈突詮之子屈突仲翔,神龍中亦為瀛州刺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26592.html

相關閱讀:唐太宗怎么讓秦瓊和尉遲恭當門神?門神的來歷
隋末梁王蕭銑簡介:梁皇室后裔兵敗降唐后被誅殺
隋唐政治制度的起源:多出自西魏和其后的北周
增勤法師:長安佛教歷史進程概論
羅成在歷史上的原型是誰? 羅成是怎么死的?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