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穆王是西周王朝第五位君主,但他卻是整個周王朝歷史上最具有傳奇色彩的帝王(沒有之一)。
先來看一下周穆王的基本情況:由于他老子早婚的原因,當周穆王姬滿登基的時候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紀了——五十歲。但是,這個年紀對周穆王來說不算什么,在他眼里也就是正當壯年的時刻(后面他會證明給大家來看的)。
除了年齡之外,周穆王還有一個十分喜歡的愛好——那就是旅行。
好了,周穆王的大致情況我們已經了解了一下,下面繼續來講述我們的故事了。
歷史
新天子有了,此后朝廷的大臣們在上朝的時候都在琢磨著同樣一件事情——那就是國君什么時候征兵攻打楚國,為自己的老子報仇。 歷史
所謂——殺父之仇,不共戴天。 歷史
因為在所有人看來:對一個人來說,天底下最大的仇恨莫過于殺害生養自己的父親,只要是個人,都會為自己爹父親來報這個仇的。
但是他們錯了,因為周穆王不是人,人家是天子,上天的兒子。他有著超人的心胸,決定放棄前嫌,對楚國人的暴行既往不咎。
其實,除了周穆王的廣闊心胸外,還有極為重要的的一點需要指出——那就是現實問題,自己和楚人大不了。
此時周王朝的國力已經大不如之前,在討伐楚國的那場戰爭中,周王朝的主力部隊基本上都葬身江底,喂了魚蝦。而且因為周昭王的多次對外征戰,國家財力大減,國庫空虛。 歷史
要錢沒錢,要士兵沒士兵,我們拿什么去跟人家打!
所以在周穆王看來,眼前最要緊的事情不是去如何教訓楚國人,而是如何壯大自己。因為只有自己強大了,一切事情都會迎刃而解。
于是,周穆王出于全盤考慮,決定放楚國人一馬,與這個地方政權暫時先和平相處,如果以后有機會的話,自己會收拾他的。
周穆王沒有想到,自己的這個決定,會在今后幫了自己一個大忙。
由于周穆王親身目睹了自己父親玩物喪志和窮兵黷武的對外征討,見證了整個王朝由盛到衰的過程,對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執政風格被后人(具體來說是他老爸)給遺棄感到十分的痛惜。
所以,上臺伊始,他就開始重新整頓吏治,決心向自己的先祖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學習,做一個為國為民的好君主,表示出了自己要大干一場的姿態。
就這樣,經過周穆王的一番精心治理,國家漸漸地恢復了往日的活力。
隨著國家的發展和局勢的穩定,周穆王的內心也慢慢地耐不住寂寞了,從此陷入了自己的嗜好之中不能自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30911.html
相關閱讀:伯夷
姬瑕
周朝中國的社會形態改革:奴隸逐漸變成了自耕農
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圣人之一:周公
后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