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幾千年來那些幾乎被遺忘的古代漢族習俗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傳統文化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那些幾乎被遺忘的古代漢族習俗

  周代(鄭國) 踏青

  溱洧河畔鐘鼓交,踏青游人樂陶陶。紅男綠女佩香草,兩情相悅贈芍藥。 《詩經·鄭風》有一首民歌《溱洧》,其中說:一對青年男女,要到溱洧二河邊上去看集會,他們相互逗笑,并贈送芍藥。

  漢 弄劍與踏杯舞

  壯夫弄劍不弄丸,上下青光懾人寒。長袖應隨笙鼓樂,跳踏圓杯舞君前。 四川出土漢畫像磚中百戲部分有『跳丸』或稱『弄丸』者,一男子赤上身,雙手上舉,空中有五個圓球,加其手中一球當為六球。

  漢 猴戲

  黃毛紅臀小胡猻,翻斗爬竿踏車輪。頂盔揮旗羊做馬,妝扮美女笑煞人 。 漢代畫像石中百戲圖里有猴戲形象,可知我國馴猴作戲的歷史甚早。迄明清時,玩猴者多為謀生之計流浪江湖。玩猴藝人多為一副扁擔,挑兩個箱子;或牽羊,帶助手扛一長十字竹竿。在選好場地后,敲鑼引人駐足。一般令猴翻筋斗、擔水、走索;或爬高竿;或開箱戴面具,穿戲衣走場!堆嗑q時記》:『耍猴兒者,木箱之內藏有羽帽烏紗,猴手自啟箱,戴而坐之,儼如官之排衙。猴人口唱俚歌,抑揚可聽。古稱沐猴而冠,殆指此也。其余扶犁跑馬,均能聽人指揮。扶犁者,以犬代牛;跑馬者,以羊易馬也!

  我小時候八十年代,還經?吹剿:锏摹,F在保護動物,耍猴的幾乎沒了。

  溥儀在出席東京審判作證時,嚴詞斥責偽滿洲期間,他的傀儡狀態時,怒稱那些年,簡直就是“猴戲”!

  漢 六博

  六白六黑十二棋,雙方相爭博一局。只緣獲籌心歡悅,廢寢忘食仍嗜迷。 六博在漢代流行。出土漢俑即有二人對坐六博者。鮑宏《博經》:『用十二棋,六棋白,六棋黑,所擲頭,謂之瓊。』每人六棋,局分十二道,中間橫一空間為水,放魚兩枚。

  晉 重陽 飲菊花酒

  九月采菊釀酒香,來年開壇又重陽。暢飲何必陶隱士,難得佳節入醉鄉。 農歷九月九日,二九相重,稱為『重九』。古人認為九是陽數,所以又稱『重陽』。漢代已有重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的風俗。飲菊花酒的時代,一般認為是從晉代陶淵明時代。

  晉 斗雞

  斗雞芥翼爭英雄,雙距利刃逞威風。羽毛飛揚分勝負,終在紈绔歡樂中。 斗雞在戰國時期已很盛行!秶摺R策》:『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筑、彈琴、斗雞、走犬!弧妒酚洝ぴ魂隋e列傳》:『盎免病居家……相隨行斗雞走狗!

  晉代 饋春盤

  立春咸作春盤嘗,蘆菔芹芽伴韭黃;ベ浻蚜磐宋叮刮痦毚嗔。 古代在立春有吃五辛盤的風俗。如《荊楚歲時記》載:『元日,……進屠蘇酒,下五辛盤!恢芴帯讹L土記》:『元日造五辛盤!蛔⒃疲骸何逍了园l五藏之氣,即大蒜、小蒜、韭菜、云苔、胡荽是也。』五辛盤又稱春盤。

  晉代 流觴賦詩

  修禊文會聚溪頭,羽觴載酒曲水流。酣飲賦詩聯佳句,留得美名在士儔。 《論語》:『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證明周代已有到水邊洗滌污濁、消災去病之俗。所謂修禊,即指臨水洗濯以除不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32996.html

相關閱讀:歷史上的古代人為何不會“走”呢?
瑤族長鼓舞是怎樣的舞蹈?瑤族長鼓舞簡介
佤族飲食 佤族人在節日或接待客人時吃啥
京族人春節怎么過的?京族人的春節有什么活動
傣族文學 傣族的民間文學是如何民展起來的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