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荔波縣檔案局局長姚炳烈介紹說,水書是我國56個民族之一水族的獨特文字,是一種類似甲骨文和金文的一種古老文字符號,記載了水族古代天文、地理、宗教、民俗、倫理、哲學、美學、法學等文化信息,被譽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有關專家認為,水書相當于漢族的《易經》,內容博大精深,是水族的百科全書,也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去年他們通過認真查找和破譯,又發現了幾個夏陶文字,目前,在水書中已發現有18個夏陶文字。 歷史
水族古文字由圖畫文字、象形文字、借用漢文字三類組成,它以其獨特的魅力和極高的研究價值,受到世界語言學界的矚目,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專家、學者深入研究。
水族古文字與夏陶文字的相同,不僅說明古老的水族文字可能是夏文化遺存的一脈,說明水族先民至少在夏商時期與漢民族的發展是并列的,水族在原始社會就已經存在。而且還有助于解開困擾考古界40多年的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關于“夏都”的千古之謎,有助于認定夏陶符號是一種原始文字。經有關專家、學者認定,目前水族古文字已達1400多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33349.html
相關閱讀:大禹改禪讓為繼承的背后原因:母系社會已經解體
李維明:追尋二里頭文化的真相
夏侯嬰中國第一好司機 曾給四任皇帝趕過車?
夏帝胤甲簡介 傳說在位時天空中出現了十個太陽
夏桀簡介,夏桀亡國,夏桀夏朝亡國之君,歷史上著名的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