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傣族音樂 傣族代表性音樂是什么有什么特點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傳統文化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傣族歷史悠久,形成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傣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傣族信仰小乘佛教,同時還保留原始多神崇拜的習俗。傣族音樂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包括民間歌曲、歌舞音樂、說唱音樂、戲曲音樂4類。

山歌

多由青年在田野、山林獨唱或男女對唱。有的表達愛情、贊美家鄉、歌頌幸福生活,有的為即興編唱。德宏地區山歌主要有“喊嘛”與“喊同卯”兩種。金平地區的山歌傣語稱“琿卯騷”,由男女青年在夜間對唱,用玎琴伴奏,曲調多為宮調式,但在徵音上結束。另外,元江、景谷等地有風格不同的山歌。

敘事歌

包括“喊秀”(鸚鵡歌)、“喊吳哦”(敘事歌)、“喊暖轟”(流水歌)、“桑烘”(鳳凰情詩調)、“拽”、“索”、“森”等。

①喊秀,直譯為綠色的歌,是用以詠唱情詩或敘事詩的民歌,流行于德宏的瑞麗、芒市等地。曲調富吟誦性,與跟鼓調旋律相近,常由中、老年人在家中演唱。

②喊吳哦與喊暖轟流行于德宏瑞麗地區。前者富吟誦性,后者歌唱性較強,常用含有變徵音的羽調式。

③桑烘,是流行于西雙版納的古老詩歌形式,也是表達青年人真摯愛情的長篇抒情詩,有唱本流傳。唱腔類似贊哈調,依字行腔,旋律較自由,可用玎、篳等伴奏,亦可清唱。

④拽與索、森流行于孟連縣邊境孟阿地區。拽的音樂較抒情,速度稍自由,多采用羽調式,演唱時常用弓弦樂器多洛伴奏。索的音樂較活躍,速度稍快,多采用商調式。森的旋律性強,多為羽調式。演唱索與森時皆用彈撥樂器玎列伴奏。

悲歌

傣語稱“喊細喊!,包括“喊海”、“喊海賽篾”、“喊玎”、“喊蹩”等,流傳于德宏各地。

①喊海,傣語意為哭調,辦喪事時由婦女邊哭邊唱。

②喊海賽篾,是在姑娘出嫁時母女相對哭泣而唱,歌詞表現了母女戀戀不舍之情。二者曲調基本相同,音域不寬,旋律似宮音三和弦的分解,句尾的長音常用較強烈的下滑音。

③喊玎,意為玎琴歌。

④喊蹩,意為口弦歌。演唱時不用樂器伴奏,多在憂傷時吟唱。

宗教歌

德宏地區有拜佛調、念經調、倒水祝福調等;西雙版納地區有拜佛調、升和尚調、念經快調、念經慢調等。此外各地還有反映原始崇拜的祭神調,以及巫婆演唱的師娘調、跳柳神調和巫師演唱的卜卦調等。其共同特點是音調近于朗誦。此外,還有催眠歌、兒歌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36954.html

相關閱讀:歷史上的古代人為何不會“走”呢?
京族人春節怎么過的?京族人的春節有什么活動
瑤族長鼓舞是怎樣的舞蹈?瑤族長鼓舞簡介
傣族文學 傣族的民間文學是如何民展起來的
佤族飲食 佤族人在節日或接待客人時吃啥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