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時期的武士胄甲,在原來基礎上有很大發展。
魏晉時期,由于戰爭頻繁,武士胄甲多以有筒袖鎧、兩襠鎧及明光鎧為典型。筒袖鎧一般都用魚鱗紋甲片或龜背紋甲片,前后連屬,肩裝筒袖。頭戴兜鍪,頂上多飾有長纓,兩側都有護耳。兩襠鎧服制與兩襠衫比較接近,材料以金屬為主,也有獸皮制作的。據記載當時武衛服制,有“平巾幘,紫衫,大口褲,金裝兩襠甲”、“ 平巾幘、絳衫、,大口褲褶,銀裝兩襠甲”。穿兩襠鎧,除頭戴兜鍪外,身上必穿褲褶,少有例外。明光鎧是一種在胸背裝有金屬圓護的鎧甲。腰束革帶,下穿大口縛褲。這種鎧甲到了北朝末年,使用更加廣泛,并逐漸取代了兩襠鎧的形制。左圖為戴兜鍪、穿?袖鎧甲的武士(河南出土西晉陶俑)。右圖為穿明光鎧的武士(河南洛陽出土陶俑)。
魏晉時期武士鎧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37386.html
相關閱讀:東晉的時尚
淺析書圣王羲之的藝術行為
魏晉史上的王戎和嶠遇大喪玩孝順竟為博名?
自亂陣腳的苻堅
東晉哪位皇帝和皇后一起吃仙丹 致兩人先后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