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克族的工藝是構成其游牧文化的重要方面,形式主要有雕刻、刺繡和手工藝品。其中雕刻藝術相當精湛,哈薩克族在木床、搖籃、木箱、柜子、桌子、木門和馬具,乃至樂器上無不施以雕刻,作為裝飾。這些雕刻有的線條豪放,造型優美,有的工藝細致,剔透玲瓏。哈薩克族的衣、食、住、行中處處可見到刺繡工藝。
氈房的頂部和邊緣裝飾,以及門簾都用貼花刺繡來裝飾。民間刺繡種類很多,繡花一般是在綢、布上繡花卉和各種圖案,貼花是將布料剪成各式紋樣貼上縫綴、鎖邊而成刺繡裝飾。貼繡在哈薩克族中是很普遍的。大塊的貼花顯得單調,再加繡花,即貼花和繡花結合,色彩鮮明。姑娘和少婦個個都是刺繡能手,很多婦女完全可以稱得上是民間刺繡藝術家。
哈薩克族金銀匠手藝也相當精巧。他們常常用金、銀、銅和寶石、瑪瑙裝嵌在馬鞍、馬銜、馬鐙帶上,設計出各種賞心悅目的圖案。
哈薩克族人尤其對馬鞍特別重視。馬鞍男女有別,大致可分為三類:木制雕刻漆畫鞍、木制包皮鉚釘鞍和木制包皮烤花鞍。不論哪種馬鞍,上面都布滿了線條優美、色彩艷麗的裝飾圖案。用銅釘排列組成的圖案花紋,閃閃發光,光彩奪目。
馬褡子則用自制的毛線手工編織而成,上面用不同的色線編織著各種各樣的圖案,樸素大方,結構嚴謹,絲條均勻,大都是幾何紋樣,配以色彩協調的粗獷線條。在色彩處理上,往往使用強烈的對比色,以鮮明地體現哈薩克牧民的藝術愛好和審美情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44856.html
相關閱讀:瑤族長鼓舞是怎樣的舞蹈?瑤族長鼓舞簡介
歷史上的古代人為何不會“走”呢?
佤族飲食 佤族人在節日或接待客人時吃啥
傣族文學 傣族的民間文學是如何民展起來的
京族人春節怎么過的?京族人的春節有什么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