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卯節又稱“歌節”,是水族獨有的民間節日,因其古老而神秘又被稱之為“東方情人節”。水族卯節流行于一部分不過端節的水族生活地區,節期為四天,按古老的遺俗以水歷九、十月(農歷五、六月)的卯日開始,按不同地區先后分四批逢卯日輪流過節。
卯節的起源與風俗
卯節的起源來自一個神話故事。傳說遠古時候一支水族的祖先來到荔波定居,禾苗忽遭嚴重蟲災,人們束手無策,眼看顆粒無收。這是,水書先生陸鐸從天而降,指示人們掃積屋內煙塵撒在禾苗上,終于除去了害蟲。人們慶勝利,聚而歡歌,代代沿襲便形成了卯節。
在水族中,有“過端不過卯,過卯不過端”的傳統區分。過“卯節”的這些村寨把水歷九月或十月(農歷五、六月)的卯日作為新年節日,叫做借卯,意為吃卯。
按照水族的族規,凡過端節的村寨,就不過卯節,而過卯節的,就不過端節。
關于這種風俗,較一致的傳說是,古代水族的祖公拱登有兩個兒子,哥哥被分住到上邊的內外套地區,弟弟被分住到下邊的九阡地區。原先約定好,豐收后到祖公處團聚慶祝。后來感到相距路遠,往來不便,就決定哥哥過端節,弟弟過卯節。時至今日,各地水族基本上是同宗同姓的一同過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46651.html
相關閱讀:瑤族長鼓舞是怎樣的舞蹈?瑤族長鼓舞簡介
京族人春節怎么過的?京族人的春節有什么活動
佤族飲食 佤族人在節日或接待客人時吃啥
傣族文學 傣族的民間文學是如何民展起來的
歷史上的古代人為何不會“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