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大明會典)記載:常服(大衫霞帔), 鳳冠霞帔鳳冠:雙鳳翊龍冠,以皂?為之。附以翠博山。上飾金龍一、翊以二珠翠鳳,皆口銜珠滴。前後珠牡丹花、蕊頭、翠葉、珠翠穰花鬢、珠翠云等。三博鬢(左右共六扇)。有金龍二各銜珠結挑排。大衫霞帔:衫--黃色,兩領直下一尺,間綴紐子三。後身長于前身,行則摺起,末綴紐子二,紐在掩紐之下,拜則放之。 霞帔--并列兩條,尖端縫合,垂在身前,掛墜子,平端收納于大衫身后三角形兜子內。深青為質,織金云霞龍文,飾以珠。用玉墜子,?龍文。鞠衣:紅色,胸背云龍文,飾以珠。四?襖子(即褙子): 深青為質,金繡團龍文。大帶:紅線羅為之,有緣。馀或青或綠。緣?襖子:黃色。紅領??裾,皆織金采色云龍文。緣?裙:紅色。綠緣 鳳冠霞帔?,織金采色云龍文。玉革帶:青綺?,描金云龍文。玉飾件十,金飾件四。玉花采結綬、紅線羅系帶一、白玉云樣玎?二(如佩制,每事上有金鉤一)。青襪舄,與翟衣內制同。
古代皇帝后妃的冠飾,其上飾有鳳凰樣珠寶。明朝鳳冠是皇后受冊、謁廟、朝會時戴用的禮冠,其形制承宋之制而又加以發展和完善,因之更顯雍容華貴之美。明清時一般女子盛飾所用彩冠也叫鳳冠,多用于婚禮時。
明朝皇后至九品文官妻皆可穿著,按地位等級高低在顏色、花紋、裝飾和用料上有所不同.明朝庶人女子在結婚時也可穿著鳳冠霞帔。
唐代白居易在《霓裳羽衣舞歌》中詠道:“虹裳霞帔步搖冠,鈿瓔累累佩珊珊。
推薦文章:世界上最大的蛇奇異事件51區動物世界性行為大全
”女子出嫁時可享受穿戴鳳冠霞帔的殊榮,這一傳統的習俗在浙江民間廣泛地流傳了800多年。姑娘在出嫁時何以能打扮得如此高貴,同皇上的“娘娘”并起并坐,享受這等至高無上的榮譽呢?這里流傳著一段動人的故事:
南宋王朝腐敗,金兀術南侵京城臨安(杭州), 康王趙構不敵金兵而棄城南逃。過錢塘,跨曹娥,金兵仍窮追不舍?低跤谑墙浄罨北紝幒6鴣怼5轿鞯昃硟鹊那敖鸫鍟r,忽見路邊有座破廟,廟前曬場的谷籮上坐著一位村姑。村姑見康王逃來,急中生智,叫康王藏到谷籮里,自己仍若無其事地坐在谷籮上面。當金兵追到問姑娘是否有人路過這里時,村姑不慌不忙地用手一指說,他們向南邊逃去了。金兵信以為真,向南 邊猛追而去。結果康王躲過了這場殺身之禍?低鯇@位村姑用巧計瞞過金兵,使他絕路逢生,萬分感激,當即向姑娘許諾,若有重登皇位之日,她可以“娘娘”的名義,在出嫁時享受坐花轎、戴鳳冠、著霞帔的殊榮。不久,康王得救,重歸金殿。他對昔日那位村姑許諾的“金口玉言”銘記在心,于是下旨賜封這位村姑為“娘娘”,在出嫁時可以真正享受鳳冠霞帔的特殊榮譽。同時還修建了那座破廟,并親筆題寫為“皇封廟”。后來鄉村姑娘在出嫁時也都紛紛效仿,穿戴起鳳冠霞帔。這種風俗遍及浙江各地,這就是人們所美譽的“浙江女子盡封王”的故事。此習俗流傳了800多年,直到解放后才逐漸廢止。
推薦文章:羅布泊之謎羅斯維爾事件亞特蘭蒂斯之謎巨石陣
鳳冠霞帔著裝地古裝新娘
推薦文章:水怪之謎瑪雅文化埃及金字塔海蛇圖片
明代命婦穿禮服時戴翟冠,按品級飾數量不同的珠翟,冠頂插一對金翟簪銜珠結挑牌,明后期也稱作“鳳冠”。明代霞帔為并列兩條,披于左右肩。清代民人命婦仍延續了鳳冠霞帔的形制,因未入朝廷制度,所以變化較大,如霞帔逐漸增寬,宛如背心,并綴有補子、云肩等。鳳冠霞帔作為夫(子)榮妻(母)貴的象征,是古代大多數婦女一生的最高追求,《紅樓夢》里寫李紈的判詞:“詩后又畫一盆茂蘭,旁有一位鳳冠霞帔的美人,也有判云:桃李春風結子完,到頭誰似一盆蘭?如冰水好空相妒,枉與他人作笑談。”
推薦文章:海洋生物奇聞怪談不明生物白矮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46754.html
相關閱讀:王熙鳳操辦的兩場葬禮 竟是她人生的高點與末路
重溫血漿經濟和艾滋病的混亂時代
選人用人須經得住倒查
三十五個真實的中國歷史
大漢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國叫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