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中國最看重的節日之一,農歷的一月一號是中國傳統的新年,也叫春節,民間習慣稱這一天為正月初一。為什么農歷的第一個月不叫一月,而是叫“正月”呢?正月,又稱端月、孟春,是一年中的第一個月。
據文獻資料記載,中國人過新年大約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最早是從虞舜時期開始的。舜當上部落首領以后,帶領屬下祭拜天地。人們便把這一天作為歲首,據說這就是農歷新年的來歷。不過,正月初一究竟從哪一天算起,在漢武帝之前并不統一。
據相關文獻資料記載說,夏朝的夏歷把元月作為正月;商朝的殷歷以夏歷的十二月為正月;周朝的周歷以夏歷的十一月為正月。秦始皇統一天下以后,又以夏歷的十月為端月,即十月初一為一年之始。這就是史書中通常所說的“夏朝建寅,商朝建丑,周朝建子,秦朝建亥”。直到漢朝的漢武帝,才又恢復夏朝的月份排列法,一直沿用到現在。
正月的“正”字,應該讀作“改正”的“正”字音,為什么人們卻把它讀作“長征”的“征”字音呢?中國著名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解釋說,到了秦代,因秦始皇姓贏名政,他嫌“正”字的讀音同他的名字同音,說是犯了忌諱,就下令把“正月”讀作“正(征)月”。后來人們習慣了,就一直沿用到現在。
專家們表示,正月初一是中國人最為看中的春節,這天早上,家家戶戶的人們先要向長輩、朋友、鄰里致以新年問候和祝福。這一天,再窮的人家也要準備新衣,以圖新年新氣象,來年交好運。此外,春節最講究的是全家人口大團圓,在外地工作的人再遠也要趕回家過年。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50892.html
相關閱讀:夏侯嬰中國第一好司機 曾給四任皇帝趕過車?
大禹改禪讓為繼承的背后原因:母系社會已經解體
李維明:追尋二里頭文化的真相
夏帝胤甲簡介 傳說在位時天空中出現了十個太陽
夏桀簡介,夏桀亡國,夏桀夏朝亡國之君,歷史上著名的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