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堯舜禪讓:原始公社的民主制度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夏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堯在位時舉薦舜作為自己的繼承人。那時沒有父死子繼的習慣,而是選擇賢能之人為自己的接班人。傳說中有堯舉舜,舜舉禹,禹舉益的故事。據《墨子.尚賢上》云:「堯舉舜于服澤之陽,授之政,天下平」!睹献樱f章》記載:「舜相堯二十有八載,非人之所能為也」。舜大概做了常人不能做的好事,贏得了大家的擁戴。所以堯死后,舜雖避堯之子于南河之南,但天下諸侯不去堯子那里而去朝覲他;有訴訟之事,也去找他;謳歌者也去謳歌他,而不去謳歌堯子。反映了堯所舉薦的繼承人舜,確實是個賢能之人。

堯舜禪讓 歷史

  傳說黃帝以后,在黃河流域的部落聯盟出觀了堯、舜、禹三個著名的領袖。關于他們“禪讓”的故事,古書有不少的記載。
  
  堯,號陶唐氏,是帝嚳的兒子、黃帝的五世孫,居住在西部平陽(今山西省臨汾縣一帶)。堯當上部落聯盟的首領,和大家一樣住茅草屋,吃糙米飯,煮野菜作湯,夏天披件粗麻衣,冬天只加塊鹿皮御寒,衣服、鞋子不到破爛不堪絕不更換。老百姓擁護他,如愛“父母日月”一般。
  
  堯在位七十年后,年紀老了。他的兒子丹朱很粗野,好鬧事。有人推薦丹朱繼位,堯不同意。后來堯又召開部落聯盟議事會議,討論繼承人的人選問題。大家都推舉虞舜,說他是個德才兼備、很能干的人物。堯很高興,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舜,并考驗了三年才將帝位禪讓給舜。
  
  舜,號有虞氏,傳說是顓頊的七世孫,距黃帝九世,生于諸馮(在今山東省境內)。舜接位后,親自耕田、打漁、制陶,深受大家愛戴。他通過部落聯盟會議,讓八元管土地,八愷管教化,契管民事,伯益管山林川澤,伯夷管祭祀,皋陶作刑,完善了社會管理制度。他也仿照堯的樣子召開繼位人選會議,民主討論。大家推舉禹來做繼承人。舜到晚年身體不好,依舊到南方各地去巡視,竟病死在蒼梧(今湖南境內)的途中。舜死后,禹做了部落聯盟的首領。
  
  堯舜“禪讓”的歷史傳說,反映了原始公社的民主制度。禪讓的方式是和平、明主地推選,不是個人權利的轉移。體現了“以人為本,任人為賢”的思想。有利于部落聯盟的團結,協調社會生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50894.html

相關閱讀:李維明:追尋二里頭文化的真相
夏侯嬰中國第一好司機 曾給四任皇帝趕過車?
夏桀簡介,夏桀亡國,夏桀夏朝亡國之君,歷史上著名的暴君
大禹改禪讓為繼承的背后原因:母系社會已經解體
夏帝胤甲簡介 傳說在位時天空中出現了十個太陽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