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歷史上延續最久的朝代是周朝。周人的祖先是黃帝曾孫帝嚳元妃姜?的兒子棄,即后稷。商朝初年,后稷的后代公劉率族人從邰遷到磁。古公?父時,又遷到岐山南邊的周原,自稱為周。周武王牧野一戰打敗商紂,建立了周朝。
周朝(前1123年?前256年)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后的朝代。周亦為“華夏”一詞的創造者與最初指代。周朝共傳30代37王,共計867年,周朝于公元前1123年建立,也就是武王伐紂的那一年。周朝分為“西周”(前1123年-前771年)與“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西周由周武王姬發創建,定都鎬京(宗周),成王五年營建東都成周洛邑;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東遷,定都洛邑(成周),此后周朝的這段時期稱為東周。其中東周時期又稱“春秋戰國”,分為“春秋”及“戰國”兩部分。周朝是中國第三個也是最后一個世襲奴隸制王朝。常將西周和東周合稱為兩周。 歷史
在滅商之前,周人源自華夏民族,因為遭到戎、狄等游牧部落的侵擾,周人的首領古公?父率領周人遷移到岐山(今陜西岐山縣東北)下的平原定居下來。生活于渭河流域(陜西關中地區),其始祖姬棄就是被稱為農神的“后稷”,《說文》云“黃帝居姬水,以姬為氏,周人嗣其姓”。周朝行分封制,周王被稱為天子。
歷史
周朝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后的朝代,分為“西周”(前1046至前771)與“東周”(前770至前256)兩個時期。西周由周武王姬發創建,定都鎬京和洛邑;東周由周平王姬宜臼建立,定都洛邑。其中東周時期又稱“春秋戰國”,分為“春秋”及“戰國”兩部分。周王朝存在的時間從約前11世紀至前256年,共傳30代37王,共計存在約為791年。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53536.html
相關閱讀:伯夷
周朝中國的社會形態改革:奴隸逐漸變成了自耕農
姬瑕
后稷
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圣人之一:周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