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謹(公元493年至公元568年),字思敬,北朝時期洛陽人,是北周開國功臣。
從北魏孝明帝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到節閔帝普泰元年(公元531年),于謹多次率兵鎮壓各地的起義和割據勢力,戰功卓著,官職、爵位不斷提升。孝武帝永熙三年(公元534年),于謹投宇文泰,并勸說宇文泰據守關中,然后請天子遷都關中,挾天子以令天下,以成就大業。
西魏文帝大統九年(公元543年),于謹隨宇文泰征東魏,在邙山大戰中,西魏大軍失利,于謹率部假裝投降,立于道旁,待高歡軍通過后,于謹命部眾從背后襲擊東魏軍,反敗為勝,立下大功。
南朝蕭繹在平定“侯景之亂”后稱帝于江陵。蕭繹暗中與北齊聯合,準備共伐西魏。其侄岳陽王蕭?(chá)據襄陽投靠西魏,并請求西魏出兵援助。宇文泰派于謹領兵攻打江陵。于謹料定蕭繹必定死守城池,遂命中山公宇文護與大將軍楊忠率精騎先據江岸,切斷梁兵歸路,于謹自率大軍圍敵。梁元帝蕭繹被迫率百官投降,10多萬人成為俘虜,于謹因功被封為新野郡公。此時,于謹多次要求解甲歸田。宇文泰不準,特升他為大司徒。
西魏恭帝末年,北周代西魏,于謹晉爵燕國公,官至太傅、大宗伯,與李弼、侯莫陳崇等共同參與朝政。北周武帝保定三年(公元563年),武帝以于謹為三老,并在太學舉行隆重的拜師儀式。
天和二年(公元567年),于謹被授雍州牧。次年,76歲的于謹去世,武帝親自去吊唁,令譙王宇文儉監護喪事,王公以下,并送出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57956.html
相關閱讀:伯夷
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圣人之一:周公
后稷
姬瑕
周朝中國的社會形態改革:奴隸逐漸變成了自耕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