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南朝四代,宋齊梁陳,朝代更迭很有特點,不是刀光劍影殺出血路奪了人家的江山,而都是通過貌似溫情脈脈的“禪讓”來榮登寶座的。用現在的話說,特“和諧”。不過,禪讓在南朝的輪番上演,雖然少了些血雨腥風,卻充斥著更多的狡詐與陰謀,實際上還是篡權奪位。因為要打禪讓的旗號,所以必須把順天應人的戲做足,“勸進”于是成為必不可少的環節,而且是主要環節。元熙二年(公元四二○年),東晉恭帝司馬德文禪位于劉裕。晉恭帝很聰明,知道東晉氣數已盡,皇帝早就是軍閥的傀儡,所以劉裕讓人將寫好的禪位詔書拿給他抄的時候,他欣然命筆,沒有絲毫猶豫。按說這事兒就算結了,劉裕應該滿心歡喜地圓他的皇帝夢去了。
可是不,劉裕一定要“奉表陳讓”,說自己德行淺、功勞小,當不起這個大位。這時候,晉恭帝早已知趣地搬出皇宮去了,這個陳讓表自然不能送達。數百名大臣聯袂上表勸進也不行,劉裕硬是把架子端著。這個時候,一個不可缺少的角色亮相了,他就是太史令駱達。魏晉以后,太史令的職責主要是掌管天文歷法。由于當時的科技水平很低,人們對自然的認識往往抱有主觀神秘的態度,所以太史令頗有些像現在的仙婆神漢,要太史令來證明劉裕代晉是上天的旨意,顯然是太合適不過了。
駱達一條條地陳述著,大臣們靜靜地聽著,劉裕不動聲色地看著。不外乎太白經天異姓興、五虹見天圣人出、黑龍登天大人受命一類的星象符讖記錄。有意思的是,駱達還玩起了數字游戲,說什么東漢建武至建安一百九十六年而禪魏,魏自黃初至咸熙四十六年而禪晉,而晉自泰始至今正好一百五十六年,都有個“六”字,可見劉宋受禪是上天的安排。駱達叨咕完了幾十條天降附瑞的記錄后,群臣齊聲附和,劉?吹綁狠S戲已經唱罷,這才應允了。在我們很多沒有心機的人看來,劉裕這樣太造作了,聰明反被聰明誤,會惹人非議。其實不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58010.html
相關閱讀:魏晉史上的王戎和嶠遇大喪玩孝順竟為博名?
東晉的時尚
東晉哪位皇帝和皇后一起吃仙丹 致兩人先后去世
淺析書圣王羲之的藝術行為
自亂陣腳的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