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說法是唐朝并非是從隋煬帝手中奪得天下,而是在平定群賊之后才定于一尊的。李唐確實沒有和隋煬帝正式交手,主要是隋煬帝在江都根本就不想回來,倒省了攻打長安的李淵父子不少麻煩。不過,李淵在一年之內由太原到長安稱帝,除了他的兩個兒子、眾將士以及像李三娘這樣的巾幗英雄之外,還有一個功臣是李淵未曾賞過的,即李密。
李密參加了楊玄感的起義,失敗后輾轉去過幾個地方,最后在瓦崗落腳。李密在瓦崗軍中表現出了他的志向及才能——志向上,自承盜賊的翟讓不如他的平天下之志;才能上,瓦崗當時更擅長打劫,原因嘛,主要是有能力不知該怎么使,因此李密的加入,確實使瓦崗的層次及目標提高了一個臺階。但在評書中,李密的到來似乎有股不祥之氣,卻把瓦崗的黃金時代交給了一個混世魔王——只可惜,那個草包的程咬金現實中根本沒做過瓦崗的頭領,而且根本不草包。
當時真正的頭領翟讓認為李密比他強,因此極有堯舜風度地將頭把交椅讓了出來。只是李密果于殺伐的一面他卻不知道。自從讓位后,翟讓基本上干的就是誘敵這樣的事情了,有人為他打抱不平,這些話就傳到了李密耳中,慢慢地,李密相信了,決定有所行動。李密采取的手段是非常常見的設宴,但翟讓根本不疑心會出事,結果就被殺掉了。李密這樣做既鞏固了自己的地位,同時也為后面的樹倒猢猻散埋下了伏筆。筆者懷疑之所以后人對李密印象不好,把他說成一個無義之人也是由此而來。不過李密也不算冤枉,他的所為的確不義,正是所謂可以共患難,不可以同富貴。
當時瓦崗盛極一時,而李密離天子之位也僅一步之遙,但誰想到半路殺出個王世充來,把李密打了個大敗。其實這么說也不全對,半路里殺出來的本來是宇文化及,是他非要和李密爭洛陽,于是洛陽城內越王楊侗采用了元文都的建議招安李密,共同對付宇文化及?墒峭跏莱鋮s反對,畢竟洛陽方面在和李密的戰斗中死了不少人,聯合李密又得不到士兵的認可,其結果可想而知。
經過一場內變,王世充掌握了洛陽的大權,與李密又成為敵人,那么李密只好又包圍洛陽城?墒菦]想到屢戰屢敗的王世充最后竟然打敗了李密。北邙之敗還引發了很多舊瓦崗的將士改投王世充,于是忽喇喇大廈將傾,眼看大勢已去,李密拔劍欲自刎,就在眼前的王伯當自然不能不管。走投無路之下,一行人一起跟著李密投奔了唐朝。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60403.html
相關閱讀:增勤法師:長安佛教歷史進程概論
唐太宗怎么讓秦瓊和尉遲恭當門神?門神的來歷
羅成在歷史上的原型是誰? 羅成是怎么死的?
隋唐政治制度的起源:多出自西魏和其后的北周
隋末梁王蕭銑簡介:梁皇室后裔兵敗降唐后被誅殺